Placeholder image

以主线思维推动人大代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2

市人大常委会严格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代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做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入心入脑,夯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基础。


加强培训,铸牢思想根基

2022年起,市六届人大常委会每年举办1期代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其余培训班每期也至少安排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确保全市7982名五级人大代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全覆盖。引导代表提高思想认识、凝聚思想共识,学会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个强大思想武器做好各方面工作。


组织研讨,深化思想认识

在《通辽日报》开辟专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研讨,定期刊发代表研讨文章,要求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学习关注专栏文章,在各级人大代表中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


倡议引导,激发代表活力

在市人大常委会公众号和主流媒体刊发《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一封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倡议书》,要求县乡两级人大将文章推送至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教育引导代表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以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牢牢守住法纪底线,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展宣讲,广泛凝聚共识

通过印发通知,制定工作方案,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市县乡三级人大选择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五级人大代表763人,成立138支人大代表宣讲团。活动开展以来,常委会领导带头宣讲,来自经济、教育、医疗、法律、农业、科技等领域的代表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和工作重点,通过代表之家活动、代表讲堂、专题报告会、短视频、与基层群众结对子、拉家常等多种形式宣讲1250场,受众选民和代表11万余人次,中华民族大团结、内蒙古模范自治区、通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凝聚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广泛共识。




友情链接
全国人大常委会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

主办单位:通辽市人大常委会

邮箱:tongliaorend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