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8 来源:奈曼旗民族事务委员会
——奈曼旗沙日浩来镇宝贝河嘎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宝贝河嘎查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4户,1020口人,由汉、蒙古等民族组成。近年来,宝贝河嘎查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五抓五促”工作机制,从抓党的领导、家庭示范、孝贤文化、老少联动、群众关切五个方面下足功夫,促进全嘎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促成民汉结亲28户,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26户,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得到大力弘扬,四世同堂14户、三世同堂35户。2020年宝贝河嘎查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
以激活最基层党组织“动力引擎”为切入点,抓“党的领导”促团结
宝贝河嘎查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更作为其他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加强政治领导。成立以嘎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四个一”工作模式(即:“细化一套工作方案、搭建一个群众平台、组织一支工作专班、举办一系列文体活动”),制定《宝贝河嘎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工作方案》,细化具体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表、路线图,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二是加强思想领导。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0余次,党支部书记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6次,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根基。充分提升群众民族团结进步意识,以“一周两月”为契机,发放党的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手册4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4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1次,举办集体过大年活动4次,不断凝聚全嘎查各族党员群众的共识,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群众心坎。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拓展党群服务中心“五个三”功能,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室1处,内设民族团结进步专题宣传橱窗、主题长廊、道德讲堂等,共900平方米,为开展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建立孝贤文化广场,竖立孝贤柱,设立孝贤典型展示橱窗,展现各族群众孝老爱亲故事。强化考核激励举措,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嘎查干部考核、党员民主评议重要评价内容,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关活动情况与群众积分管理制度紧密结合,保障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顺利开局、深入推进。
以打造最基本创建单位“一家一户”为切入点,抓“家庭示范”促团结
万福家是源,宝贝河嘎查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最基本的创建单位“家庭”为抓手,积极引导家庭成员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养成。一是缩小创建单元。实施网格化管理与示范家庭创建有机融合、互促互进,由党员网格员包联重点户,党支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网格员、党员重要考核内容,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基层治理工作“同频共振”。二是活化平台载体。结合各类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孝老爱亲”“五好家庭”等典型100余人,培育推选出二十年如一日照顾4位老人的“中国好人”吴玉玲,通过定期评比,动态调整,营造了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群众性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精神。三是加强宣讲帮带。突出榜样人物宣传教育力量,召开榜样事迹宣讲会8场次,村内外受教育干部群众750人次,通过宣讲孝老爱亲故事,使孝贤文化深入人心。开展示范户“传帮带”活动,每户示范户包联帮带1-2户普通户,经常性开展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典型辐射带动作用。
以弘扬最易达成思想共识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抓“孝贤文化”促团结
百善孝为先,宝贝河嘎查以抓“孝贤文化”促团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互相学”等方式,根植孝贤文化,突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邀请一批优秀讲师。经常性邀请旗委专业教师、镇政府领导干部、旗内外文化人士,常态化开展孝贤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讲座,提高嘎查村民综合素质,近年来,开展专题讲座15场,参与人数600余人次。二是举办一批赴外培训。组织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网格员赴外培训学习3次,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孝贤文化,活化宣教形式、规范制度机制、强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孝贤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出一条“以道治村、以德化民、以孝育人、以和养心”的和美乡村新路子,把“孝”文化融入到治村、治家之中,让乡村德治在新时代新农村生根发芽。三是培育一批身边讲师。从文明礼貌、尊敬父母、照料赡养老年人、友爱兄弟、家庭和睦等美德角度,组织典型榜样人物讲述自己的孝老爱亲故事,利用微信群对嘎查全体村民进行经常性教育。累计举办“崇德 向善 孝老 爱亲”主题集体过大年活动4次,村民累计参与达3200余人,让孝老爱亲、民族团结进步入脑入心、有形有感有效,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吸收最具人气的家庭成员参与宣讲为切入点,抓“老少联动”促团结
宝贝河嘎查以“中华民族一家亲”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老少联动·同心筑梦”行动,让“老少联起来、资源融起来、活动办起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发挥老同志余热。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政治优势以及小宝贝作为每个家庭最受关注的吸睛特性,邀请老英雄、老党员、老教师开展“革命教育”专题讲座和入户座谈,让广大群众、儿童在聆听革命故事中汲取红色力量,谈好家风、好家教,参与“谈家风传家训”活动累计85人次,让家长和孩子更加懂得注重家教、家风。二是激发小朋友热情。组织儿童开展情景剧表演,让儿童模拟演绎 “二十四孝”故事、还原表演父母的孝老爱亲做法,让“孝贤文化”得以传承。组织开展 “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活动、“宝贝讲 家长听”“身边孝贤故事我来说”等活动10余次,受教育群众500余人次,让“孝贤文化”成为不灭的长明灯。三是搭建老少“连心桥”。组织老同志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充分考虑亲属关系、街坊近邻、性格爱好等特点,与13名重点群体、青少年结对子,搭起老少关爱“朋友圈”,组建结对帮扶“好伙伴”,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做实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大文章”。
以解决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为切入点,抓“群众关切”促团结
宝贝河嘎查“两委”班子始终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宝贝河嘎查始终注重发展经济,培植优势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充分整合项目资金累计1100万元,分二期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三年来,多方筹措资金累计修路2.5公里,其中为仅有5户住户的白庙子组修路0.5公里,极大地方便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践行乡村振兴路上不落一人共同走向富裕理念。注重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配备各类健身器材,文化活动室、草原书屋全天开放,建成全镇精神扶贫教育示范基地暨孝贤文化主题广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每年组织村民参观基地、培训教育500余人次。三是着力解决群众诉求。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畅通群众沟通渠道,设立村民说事室,收集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倡导村民为村集体发展建言献策。“两委”班子针对村民牛、羊养殖贷款难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累计争取低息贷款700万元,助力农户发展牛、羊产业。目前,全嘎查实现户均1头牛、5只羊。三年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6件,进一步凝聚了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如今的宝贝河嘎查,处处盛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了一条“治理促稳定、稳定促团结”的新路径,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