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来源:草原全媒
近年来,通辽市奈曼旗以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为抓手,以创建劳务输出公司为平台,以精细化服务为保障,打好劳务输出“组合拳”,实现劳务输出产业“质”与“量”的双提升。
这天,奈曼旗明仁苏木南大德号嘎查村民王根锁拿着去年通过电焊工作所赚的钱,乐呵呵地开着车去购买开春的种子和化肥。“原来没有焊工证,我开的修理厂只能修理摩托,自2020年有了焊工证,我就在摩托车修理的基础上,增加各种农具的焊接工作,收入也增加了很多。”谈起新增了电焊项目的修理厂王根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根锁在进行电焊作业。
这几年,耕地都机械化了,种地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王根锁就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厂,2020年村里举办电焊工免费培训,他报名参加并取得了证书,现在修理厂增加了电焊项目,闲暇时候也去周边乡镇的企业做电焊工作,增加了不少收入。
近年来,规模化种植使得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包括南大德号嘎查在内的大量村民有了迫切务工需求,但由于没有技术,就业也成了困扰村民的难题。明仁苏木了解到群众的需求后,通过与奈曼旗、通辽市两级就业部门协调,2019年,争取40万元项目资金,建起了630平方米集展示、服务、实践于一体的就业培训基地,利用农闲季节,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牧民技能提升,从2020年至今累计开展电焊工、育婴员、月嫂培训班8期,培训期满并取得证书的人员达到200余人。
南大德号嘎查电焊工培训班授课现场。
同时,明仁苏木积极搭建劳务输出服务平台,在辖区内成立巴日嘎斯台嘎查劳务输出公司、辣椒铺馨润劳务输出公司等3个劳务输出组织,劳务服务经纪人队伍覆盖全苏木27个嘎查村,通过微信群对长年外出和就近务工人员适时开展对接服务。
每天一早或晚上,辣椒铺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彦丽都要接打一通电话,对于她来讲,这是日常“必修课”,因为每天都会有用工单位找她雇工。王国华正在外面干活,被李彦丽一个电话喊了回来。“这几年,我一直在李书记的劳务公司下务工,每年务工收入在10万元以上。”王国华说,语气中满是感激之情。
李彦丽在统计用工情况。
王国华口中的劳务公司是李彦丽于2020年成立的奈曼旗馨润劳务服务公司,目的是将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为家门口的临时用工提供服务。“近几年有很多外地公司来当地流转土地,在经营时,他们需要大量劳动力,仅2019年,我就帮助招短期工160多人次。”李彦丽介绍,自成立至今,公司登记造册就业人员1600人,年劳务输出就近就业人员7800人次,为当地农村增收1800万元,务工人员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奈曼旗累计开展技能培训39期,参训人员2096人,转移劳动力6.6万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5.75万人,实现就近就业2.4万人。
责任编辑:金路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