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吴凤君:“乡村振兴教育兴旺,退休,我无憾了!”

2023-09-08 来源:通辽日报

一排破败不堪的砖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木质门窗年久失修,吱呀作响。桌椅板凳也是修了又修,补了又补。水泥黑板坑坑洼洼。校园四周是一人高的土坯墙,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早已是断壁残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怀揣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与热爱,吴凤君成为大林镇实验学校的一位教师。

1921032_wyf_1694050007999_s.jpg

41年,光阴荏苒,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更换了崭新的课桌椅,安装上了多媒体一体机,孩子们可以坐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宽敞整洁的校园里肆意奔跑,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仍然坚守在农村基层和对教育事业的初心。

如今,吴凤君担任大林镇实验学校保安教学点负责人已有15年,明年即将退休。回想起刚刚上班的时光,吴凤君感叹自己已经是坚守在一线的“老红烛”,他说:“由于当时教师紧缺,教师们都是‘多面手’,一个人既当班主任,又同时教几个班级的课,承担几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要利用课余时间修缮校舍,维修桌椅门窗,搭炉劈柴,和泥补墙,一天下来弄得疲惫不堪。当年的老校长已年近六旬,在学校坚守了几十年,仿佛是一台不知疲倦的发动机,带领着我们为学校的工作早出晚归,整日不停奔忙,在老校长身上我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对党对国家的忠诚,什么才是真正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什么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老校长的影响下,我更加坚定了扎根乡村,献身农村教育的信心与决心,我要用实际行动做老校长精神的传承者,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是我坚守农村学校几十年的动力源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普遍偏低,适龄儿童不上学、学生辍学现象比比皆是,为了控辍保学,41年间,吴凤君不辞劳苦先后走访220户家庭,苦口婆心地跟家长谈政策、讲道理,只为让孩子们不错过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今,为了提升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他带领老师们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摒弃几十年来惯用的“满堂灌”的老方法,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新路径,努力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双减”政策实施以后,他潜心研究“双减”要求,派老师外出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在“减负提质”上下功夫,课堂上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快退休了,看到孩子们前途一片光明,我也放心了!”吴凤君看着许许多多的年轻有为的教师成为农村教育事业的生力军,还有曾经教过的学生饮水思源,成为了农村教育事业的传承者,心里很是自豪和安慰。

记者 张宇曦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