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2 来源:通辽在线
服务业在支撑发展、促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化全力推进的同时,全市服务业亟需实现转型突破,时不我待。
在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提出,强化科学规划、专业运作、三产融合理念,利用交通和市场优势集中做大商贸物流业,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繁荣发展文旅产业,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积极培育数字产业,切实改善金融生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计划在四年内,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2021年为628亿元),现代物流业实现较快增长,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20%提升到 30%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服务业充分发展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报告提出,编制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出台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一批补短板、强链条物流项目,打造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开鲁县、奈曼旗生产服务型区域物流枢纽,申报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大青沟旅游区创建5A级、珠日河和草甘沙漠旅游区创建4A级景区,推进孝庄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近郊休闲、乡村民宿、生态康养、度假露营精品景点;培育一批跨区域旅游线路,推出一批“通情达礼”文创产品,打响“探源西辽河文明,漫游科尔沁胜境”文旅品牌。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此外,还将积极培育信息技术、研发设计、运维服务、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大家要凝聚关键共识,提高思想认识,坚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才能实现主动引导服务业充分发展。
从现实来看,我市服务业发展大有可为,充满希望。只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就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深入研究服务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想方设法搞好整体统筹、供需对接、企业引育,力求在商贸物流、文旅开发、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
商贸物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推动物流服务向要素活跃区域集中布局,制定出台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和扶持政策,以生产性物流为主攻方向,围绕重点园区、重要基地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项目,带动设施设备改造升级,促进分散资源整合运营,优化运输方式降本提效,加快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服务网络。围绕新型消费构建生活性物流体系,根据消费适配性培育建设区域性专业市场,优化完善末端配送服务网络,集中开展运输配载、跟踪追溯、库存监控等专业化智能化服务。
政协委员矫敏利表示,旅游业也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的环境下,要推动文旅服务顺应潮流迭代升级,深度挖掘我市文旅资源的内涵特质和潜在价值,大力推动“旅游+”和“+旅游”,加快升级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加强城市文旅形象和景区景点产品包装策划、营销宣传,大力打造西辽河文明研学基地、科尔沁文化展示基地、生态文明建设体验基地和城郊型乡村旅游基地建设。人大代表任东华建议,进一步开发冬季旅游资源,向国内外游客充分展示通辽地区“民族+生态”冰雪游的独特魅力,推出更多精品线路,切实营造出良好的“一季一主题”全季旅游氛围。她还建议进一步打造大青沟冰雪文化旅游项目,全面激活大青沟冬季旅游。
在政协委员马玉清看来,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马玉清建议,要进一步健全配套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强化金融引领,让金融为服务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要不断推动金融服务向实体经济注入活力,及时出台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健全完善融资担保功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领作用,引导市场主体顺畅对接各类金融机构,更多享受宏观政策的红利。
此外,人大代表张树新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政金企合作,建立全市统一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常态化组织政金企对接活动,促进更多信贷资源流向重点行业领域。
服务业要发展,离不开数字产业的支持。全市主攻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程,通过“上云用数赋智”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农牧业、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着力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行稳才能致远,高位才能快进。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变化,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砥砺作为,不断夯实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奋力谱写我市主动引导服务业充分发展新篇章。
记者 邵南 图片 张启民 张嘉海
责任编辑:张静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