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8 来源:通辽日报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走进库伦旗库伦镇丰顺有机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千亩荞麦花迎风绽放……合作社务工人员一边清理杂草一边说:“荞麦生长期短、耐干旱、耐瘠薄,很适合轮作倒茬种植,自家的40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荞麦,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近年来,库伦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明机制促担当 筑牢战斗堡垒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干部队伍。库伦旗坚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选配干部,抓好换届后嘎查村班子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打硬仗、扛重活,练就铁肩膀、锤炼真本领。
2021年换届选举以来,库伦旗186个嘎查村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大学生、1名女性、1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和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超过50%,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着眼破解嘎查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库伦旗坚持严管厚爱,探索推行嘎查村干部五奖六停七退机制,明确五种激励“标线”、亮出六种停职“红线”、划出七种退出“底线”,并将村干部落实重点任务、日常考评等内容纳入“奖停退”范围,确保机制既管当下又立长远,有效推动村级自治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机制运行以来,累计表彰奖励21人、停职16人、退出30人,有效激发了嘎查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搭平台聚资源 提升治理效能
库伦旗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为重点,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基础,以党建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多中心合一、一网格多用、中心与网格贯通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
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全旗519个基层党组织全部纳入信息化体系,实行“一支部一账号”管理,基层党组织可以实时上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等情况到党建智慧管理平台,未按时上报的党组织,平台将发布预警。上级党委通过信息化指挥中心,实时了解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对落实各项制度不规范的及时提醒通报,督促整改提升,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可追踪、可量化、全覆盖。信息化体系建成以来,各基层党组织上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信息8750余条,实现了“人在干、云在管”,党务管理“智慧化”,全旗基层党组织生活得到进一步规范提升。
着眼提升基层网格化治理效能,将“嘎查村党支部——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网格化体系与信息化体系相融合,基层网格员全部开设专属账号,随时通过手机小程序对网格内事件进行上报。上级党组织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事件类型、内容、上传时间、所在网格、现场图片等详细信息,实时在线联动沟通、指挥处理,推动网格事件从线下办理向线上办理转变,积极构建全流程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模式,提升网格治理成效和水平。2021年汛期,旗委通过信息化体系调度指挥8个苏木乡镇的防汛工作,以汛情最严峻的六家子镇为例,累计收到有效信息60余条、疏散群众68人次、排除隐患20余处,为平稳度汛提供了有力支持。
严格按照“五个三”标准,聚焦政治引领、为民服务、基层治理“三大”功能,在全旗215个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自查行动,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21个。将党群服务中心13类108项公共服务事项和96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指挥中心管理服务平台,建立“1+1+9+N”工作模式,将215处党群服务中心全部纳入信息化体系,形成旗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群众可随时通过信息化平台配套的微信小程序上传服务诉求,咨询服务事项、申请办理业务。旗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接群众诉求,随时开展在线受理服务事项,目前,累计为群众解决问题884件次,有效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抓项目兴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经济的必由之路。库伦旗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政策、资金、服务、人才等多种帮扶形式,不断创新增收方式,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旗四机关领导带头深入包联嘎查村调研,逐村制定工作方案、拟定增收举措。各苏木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例会、联席会等制度,明确农牧、发改、财政等成员单位和苏木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形成旗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合力推动、乡镇负责、村级主导的工作机制,为嘎查村集体经济持续递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8个苏木乡镇成立合作社联合社,186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农牧户”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入股龙头企业,明确运行模式,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和现代农牧业。针对自主增收相对乏力的嘎查村,通过内引外联、村企联建等方式,建立嘎查村党组织、龙头企业和群众经济利益共同体。紧紧抓住中央、自治区重点扶持嘎查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契机,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苏木乡镇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农牧民致富。2019年以来,全旗共实施中央、自治区重点扶持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22个;2021年,全旗186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以上。
注重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明确各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运营方式、股权设置和群众入社等4方面重点内容。以党员带头、“两委”入户宣传等途径积极发动群众入社,通过保底分红、按股分红等方式,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旗累计培育5家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社,186家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累计带动1962户群众入社,实现人均增收1500余元。
借东风聚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最近雨水多,咱示范田没有出现内涝现象吧?”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库伦科技特派团团长王振国听到自己指导种植的示范田玉米没涝没旱、长势良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以来,库伦旗紧抓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有利契机,围绕产业振兴,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团专家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8家院校单位,分成谷子高粱、燕麦荞麦、牧草、肉牛牦牛4个产业组,到全旗186个嘎查村深入调研,围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4方面内容提供帮扶。
为打好配合战,该旗成立4个专班协助特派团开展工作,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完善工作协同机制。目前,已组织召开对接调度会议5次,拟定帮扶计划,组织产业组深入3个苏木乡镇开展3轮帮扶,免费提供各类种子4000斤、渗水地膜2500斤、铺膜播种机2台,打造青贮等新品种筛选示范田1200余亩。
重点围绕肉牛养殖和锦绣海棠产业发展,开展科技人才服务基层“百场”活动,种植业、养殖业技术人员到田间、蔬菜大棚开展技术服务108场次。分别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创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农业科学实践教学基地”等7处,建立优质高效增粮项目示范基地4处,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行动示范基地2处,荞麦(小麦、蔬菜)燕麦复种基地3处。
对近年来公开引进的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人才和旗、苏木乡镇、嘎查村、合作社等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进行调查摸底,确定25名青年人才“一对一”结对包联25项产业项目,主要开展政策宣传、产业规划、科技推广、现场指导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起点,库伦旗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将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库伦旗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