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科左后旗:党建凝聚奋进力量 合力共促乡村振兴

2022-09-28 来源:通辽日报

近年来,科左后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围绕党建促进新农村建设,抓好新农村建设促党建”的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持续强队伍、建机制、增活力,多维发力,走好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新路子,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筑牢坚实战斗堡垒 强基固本夯基础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工程”。设置自然村党小组724个,确定党员中心户837名,实现了每个自然村都有党的组织、都有党组织服务。同时,以党小组为依托,健全自然村为民服务代理制度,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牧民服务网络,免费为自然村农牧民群众提供代办事项,节约群众办事成本。各嘎查村聚焦空巢老人、军烈属、妇女及留守儿童等重点服务对象,每月开展1—2个主题服务活动。全旗共建立便民服务室、群众服务代办点719个,各自然村党小组共为7000余名群众代办事项3600余项。农民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成为村屯民情常态,充分彰显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向心力。

提升组织力,激发新活力。坚持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关键举措,持续抓好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建立“五个一”联系包保机制,采取“一村一策”整改提升,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100余件次,推动基层党组织焕发了新活力。

选好一个“能人书记”,带活一个村。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嘎查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执行“两委”人选“双好双强”标准和“17不能”限制条件,切实把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通过换届选举,一大批符合“双好双强”标准的党员群众进“两委”班子,“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采取公开报名、调研推荐、党委审核的方式开展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公开推荐选拔,目前储备书记后备人选415名,平均年龄39岁,最小的22岁,大专以上学历122名,其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45人。

聚焦强化队伍建设 群雁高飞头雁领

苏木镇党委“龙头”昂起,抓乡促村推动振兴。牢固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鲜明提出:每次提拔使用干部时,一线干部至少占提拔干部总数的25%。注重选拔熟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结合换届工作,择优选配62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和25名“五方面人员”进入苏木镇领导班子。

坚持精准培训教育,提能力素质、补工作短板。组织实施嘎查村致富“领头雁”培养工程,采取集中培训、业务轮训、外出学习、学历提升等多种方式加强嘎查村干部教育培训。去年以来,旗级层面针对嘎查村专题培训、外出学习130余课时,培训嘎查村“两委”干部1500余人次,在培训中安排实地考察、交流学习等内容超过三分之一课时,鼓励142名嘎查村干部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提升学历水平和能力素质。全旗2000余名嘎查村干部中,有致富带头人1200余名,培养牛经纪人3000多名,储备后备干部670人。

“擂台比武”争先进,观摩拉练促提升。按照分层递进、逐级推荐、定期开展的思路,组织各苏木镇干部、嘎查村书记开展党建“大拉练”“比武争星”等系列活动,采取走村观摩、擂台展示等形式,聚焦赛成绩、晒成果、比实效,通过实地测评、平时考核等形式展开等次评定,年初以来开展活动2轮次,15个苏木镇党委书记、第一书记、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等人群合计参与320余人次。

精准出击,尽锐出战,真帮实扶。健全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选派、管理、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严格资格条件、选派程序,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从旗直以上单位选派29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其中,副科级以上69名,有乡镇、嘎查村工作经历的200人。切实抓好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党团关系全部转接到村,选调生在村任职工作补助实报实销。

坚持“人才兴村”,增添发展后劲。认真落实“三服务一促进”“组团式”帮扶工作,出台联系服务“鸿雁人才”和乡村振兴人才一线培育办法,组建115人“银龄专家”和“菁英专家”团,循环式解决基层科技需求,通过三农三牧快手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培训指导课程649期,播放量达1725万人次,线下通过集中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开展培训373次,培训乡土人才、种植养殖示范户及农牧民共3.21万人次。开展党委直接遴选优秀青年农牧民人才入党试点工作,在苏木镇层面建立青年农牧民人才信息库,在信息库上建立党支部,并组织发展党员。现查日苏镇、巴胡塔苏木、朝鲁吐镇3个试点青年人才党支部已进入运行,其中纳入党员6人、积极分子10人、入党申请人80人。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强村富民路更宽

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科左后旗按照“旗有支柱项目、嘎查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发展思路,先后投入资金2.26亿元,下大力气发展产业项目,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定位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将黄牛产业作为增加嘎查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产业,通过推行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等模式,促进组织优势和产业优势深入融合,192个嘎查村成立了党组织领办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占嘎查村总数的73.2%,创办肉牛养殖、饲草料种植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08个、家庭牧场493家,带动4352户农牧民入社,黄牛存栏104万头、农牧民人均4.8头,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7000万元。吉尔嘎朗镇毛仁塔拉黄牛养殖合作社成立3年已累计为嘎查集体创收212.6万元。散都苏木草甘沙漠旅游景区年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基层党建的“深根”让集体经济发展的“枝叶”更加茂盛。

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输血”质量。成立科左后旗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能职责,推动21名旗级领导认真落实包乡联村带户责任制。开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调研摸底,从发展思路、产业项目、技术指导、资金筹集、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聘用名誉村主任50名,发挥民营企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动员科尔沁牛业等大型龙头企业发挥企业技术储备、金融渠道、加工增值、销售网络等诸多优势,与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牧民增收。近年来,为2918户养殖户担保贷款3.2亿元,签订养牛订单8.4万头。启动“党建+金融”政银普惠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出“肉牛贷”“繁育贷”“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切实增强“输血”功能。

注重党建引领,增强“造血”功能。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发展模式,促进组织优势和产业优势深入融合,实现强村带弱村、弱村再抱团,多形式共同发展。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委员会主任杨光带领群众成立养牛合作社、蚯蚓养殖合作社、水稻专业合作社、有机肥加工厂,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集体经济由2018年的2.1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4万元,成为全市党组织领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典范。成立牛经纪人行业党支部并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致力于强化黄牛交易领域党的领导,规范黄牛交易行为,提供信息咨询,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延伸至基层最末梢,为黄牛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沃野阡陌谱新篇

治理模式更有效。实施“一核双翼”专项行动,按照“四区九室十大员”标准融合推进党群服务与基层治理,成立旗镇村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79个,明确旗级成员单位17个,职责任务60项。坚持“全要素网格”,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全旗262个嘎查村设置网格2508个,建立巡查走访、工作例会等制度4项。巴胡塔苏木探索建立“嘎查村党组织+职能部门+司法援助+乡贤模范”的联合调解机制,以苏木镇为单位成立联合调解中心,各嘎查村网格员每周进行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每月逢3、6、0日在联合调解中心由嘎查村党组织代表、苏木镇职能部门代表、司法部门代表和乡贤能人代表共同参加,努力形成党组织领导、多元参与、齐抓共管的矛盾化解格局。全旗范围内,为农牧民群众代帮代办、化解纠纷等1.2万件次。

人居环境有实效。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牧区垃圾处置、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短板,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引导群众参与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实现绿进沙退,昔日漫漫黄沙披上绿装,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天然氧吧”“绿色银行”。努古斯台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生态绿色发展,把生态立镇和生态强镇摆在全镇发展重要位置,将推进防沙治沙、保护森林草原作为改善民生、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依托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项目区建设,积极探索“党建+生态”模式,切实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特点的生态绿色发展新路子。“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50万亩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周边8个嘎查6900余名群众,累计增收4589万元,沙地修复率达97%。走“牛出村、树进院”宜居之路,调整经营模式,改善人居环境。2020年以来,整合涉农涉牧资金3.01亿元,新建人畜分离养殖小区63个,可容纳肉牛4万余头。已初步构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良性发展格局。

乡村文明促和谐。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人居环境整治“三联”机制、规范村务党务公开、村民“说事议事”等指导性文件,实行先进“红榜树德”、后进“黑榜亮丑”,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全面提升乡村德治水平,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村民承诺签名、组建红白理事会,评选移风易俗示范户、模范党员等载体,村风民风明显好转,有效遏制大操大办等恶俗。实现管理和自治有效衔接,增强乡村治理“凝聚力”。全旗已培养选树21个移风易俗示范村,79个嘎查村被评为市级文明嘎查村,浑特嘎查被通辽市文明办确定为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示范点”,18个嘎查村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嘎查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起点,科左后旗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将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科左后旗建设新篇章!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