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科左中旗: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2022-09-28 来源:通辽日报

走进科左中旗,一间间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村组道路直通农家,一个个产业风生水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广大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干在实处,达尔罕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乡村振兴一线的新变化、新气象。

近年来,科左中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自治区党委、通辽市委的部署要求,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以党建红色活力带动广袤乡村换新颜。

1628027_wyf_1663315467433_s.jpg

建强基层组织,筑就振兴“战斗堡垒”

在科左中旗希伯花镇万亩锦绣海棠种植区,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海棠果挂满枝头,承载着收获的希望,希伯花镇希伯花村迎来了海棠果成熟丰收的季节,采摘收购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种植海棠果的该村果农任范利坦言,正是在村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下,他才能走上这条产业致富路。

据了解,今年科左中旗希伯花镇累计栽植锦绣海棠4.5万亩。目前,进入盛果期面积超过1万亩,产果量600万斤以上,效益可达3000万元。

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科左中旗聚焦“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工作目标,着力抓实基层党建“三强三优”,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推动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政治引领,强化责任落实。科左中旗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聚焦“三强三优”标准,研究制定《关于抓实基层党建“三强三优”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工作方案》及《打造“最强党支部”示范点、示范基地工作方案》,并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全旗处级领导带头建立党支部联系点26个,科级领导建立党支部联系点388个,通过每季度至少到联系点指导1次工作、每半年参加1次联系点的组织生活、每年为联系点讲1次党课等措施,让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真正“强”起来。

坚持创新载体,强化创建力度。在争创“最强党支部”活动中,创新推进“争星夺榜”评比活动,以基层党(工)委为单位,按照组织评定、党员评议、群众评判、社会评价“四评”工作机制,通过“自创+申报+评定”工作程序,采取实地调研、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每个季度评选1次“星级党组织”,并按照分值列进红、橙、黄、蓝四个颜色的榜单进行公示。同时,对被列进“红榜”的党组织,给予奖励激励;对被列进“橙榜”“黄榜”的党组织,加强教育引导,激励比学赶超;对被列为“蓝榜”的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实现提档升级。目前,全旗被列入“红榜”嘎查村党组织271个。

坚持成果转化,强化示范带动。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打造完成“最强党支部”示范点50个、示范基地3个,并召开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2次,先后邀请50余名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交流研讨10次,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提问答疑等方式,交流先进做法、学习典型经验。同时,在“科左中旗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基层动态”“典型经验”专栏,常态化推送基层党组织创新做法和经验信息文章20余篇,营造“创建支部争先进、后进支部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目前,在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党支部、花吐古拉镇韩家窝堡嘎查党支部、协代苏木哈久嘎查党支部等带动能力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最强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下,全旗基层党组织聚焦党建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打造高标准农田233万亩,实现亩均增产粮食320斤、增加效益256元,带动11万户年均增收5400元以上。

1628025_wyf_1663312467739_s.jpg

紧盯素质提升,锻造振兴“硬核头雁”

“这里经营模式是什么?”“群众如何受益?”“能带动解决多少人就业?”……今年,科左中旗嘎查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走进了福建省寿宁县虎头村。在现场教学点上,大家不断发问,争相学习创新做法,汲取经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于乡村干部。科左中旗始终将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能力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着力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

强思想,学理论,切实提高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始终把政治培训摆在首位。理论上清醒,思想才能统一,行动才会自觉。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乡村振兴内容,作为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集中授课、专题培训、现场教学、警示教育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488个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同时,组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100余人次先后赴赤峰市、兴安盟等地,围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实地观摩和交流学习,着力提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推动乡村振兴的本领。

找差距,比实绩,深入开展“比武争星”活动。坚持“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条件比干劲”的工作导向,将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比武争星”活动与争创“最强党支部”、农村牧区“星级管理”等活动载体有机融合。按照“532”争星模式,即旗级确定5颗共性星、苏木乡镇级确定3颗职责星、嘎查村确定2颗自选星的方式,组织17个苏木乡镇488个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通过课件播放、视频展示、述职演讲、现场提问、互动交流等方式,全面开展“擂台比武”活动。苏木乡镇主要领导现场点评,各中心、站所相关负责人担任评委现场打分,并现场公布“比武争星”排名,切实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搭建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发现差距不足和拓宽工作思路平台,着力激活嘎查村带头人队伍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树典型、强示范,激活嘎查村带头人“头雁效应”。为激励引导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村干部报酬提标、优先推荐评优评先、探索推行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享受事业编待遇等措施,有效激发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务实肯干、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目前,共推荐9名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业绩突出、党员群众满意的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为全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为1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落实事业编待遇。

目前,在希伯花镇希伯花嘎查党支部书记霍庆信、架玛吐镇五间房村党支部书记李佳伟等一批优秀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下,生态林果产业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全旗栽植沙棘40万亩、锦绣海棠20万亩,预计年经济效益达3000余万元。

1628024_wyf_1663312500716_s.jpg

聚焦优势产业,点燃振兴“发展引擎”

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进科左中旗各嘎查村,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遍地开花,成为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在花吐古拉镇韩家窝堡嘎查小麦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着加工、生产,大家分工明确,井然有序。据了解,花吐古拉镇韩家窝堡嘎查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小麦加工厂,从签订订单、田间监督、产品收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现可生产小麦粉、荞麦粉、玉米面、杂粮杂豆等10多个种类的农产品,产品在供给本市市场的基础上,还远销北京、呼和浩特、黑龙江、辽宁等地,让当地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成了带动经济发展的“摇钱树”。

加强基层党建,就是要把党的工作全面融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和集体增收之中,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更高品质的生活。为实现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与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双促共赢”,科左中旗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采取领办合作社、争取项目、整合资源等方式,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肉牛类、加工类、林果类等特色产业,着力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支部引领,凝聚合力谋发展。紧紧围绕全旗主导产业发展,通过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党员群众聚在合作社里,把合作社建在产业链上,根据农牧产业发展实际和合作社发展现状,采取“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培育一批”等方式,提升党组织领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并建立健全“带头人+合作社+龙头企业+党员农牧民”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采取选树一批种植和养殖示范合作社方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全旗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目前,全旗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83个,选树种植、养殖示范合作社25个。

项目引领,盘活资金巧发展。积极争取重点扶持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由旗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农牧、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围绕嘎查村党组织建设、集体所有土地资源、经营性资产、拟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等内容,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累计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扶持发展壮大嘎查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4个,并及时全额拨付项目资金8000万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早投产早见效。

组织引领,抱团合作促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整合旗级相关部门资源力量和各类资金“打捆”投入,形成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的合力,累计整合各类涉农涉牧项目资金5亿元,实施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光伏电站等项目734个,保障全旗488个嘎查村每村至少有一个项目支撑。同时,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通过“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利用工商企业在资金、信息、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现已为167个嘎查村,落实77个帮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形成村企共建共赢发展新格局。

强化人才支撑,激活振兴“内生动力”

近日,在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三家子嘎查“党员科技小院”里,旗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围绕玉米无膜浅埋滴灌、病虫害防控等相关内容向农牧民进行详细讲解。“听了专家的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注意事项,有很大收获。”花吐古拉镇四合屯嘎查的王玲玲听说三家子村召开“党员科技小院”培训会,特意赶十几里路过来汲取这份“精神大餐”。

据了解,科左中旗在花吐古拉镇三家子嘎查创新推广“党员科技小院”模式,着力提升辐射带动、引才聚智、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科左中旗始终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和突破重点,牢固树立大抓乡村人才振兴鲜明导向,聚焦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高端人才,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的转变,为发展“添智聚能”,达到产才“共促双赢”效果。目前,已引进专家人才36名、专家团队12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6处。

创新开展“人才下乡”行动。按照“基层提需求、人才提意愿、全旗大统筹”的方式,对20个苏木乡镇场进行全面摸排,了解掌握农牧民培训需求。从农牧林水等部门,抽调80名科技特派员、农牧业技术人员,分领域分类别组建科技人才服务团队20个,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林果栽培、家畜疫病防控防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内容,举办各类现场培训会、致富带头人培训讲座等136场次,培训农牧民 9.6万人次,解决群众技术难题200余件,带领农牧民掌握技能实现增收。

为打造“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结合盐碱地制约农业高效发展实际,依托“党员科技小院”,推行党员科技示范户包联农户制度,构建起“专家+党员+辐射带动户+农牧民”的技术服务链条,采取“实地观摩+现场培训+集中答疑”培训方式,集中开展技术培训,着力培育新型农牧民,有效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已开展培训13期,培育乡土人才800余人次,辐射带动农牧民3000余人。

党建引领风帆劲,乡村振兴正当时。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起点,科左中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左中篇章!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