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单金月:39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婆

2022-09-28 来源:通辽市文明办

单金月,女,蒙古族,出生于1962年01月,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巴日嘎斯台嘎查村民。她39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年老患病的公公婆婆,与丈夫共同分担家庭重担,她一刻不曾停歇,受了委屈从无半句怨言,病痛缠身只在夜里独自承受。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照顾两位老人,用点滴的付出汇聚成孝老爱亲的动人乐章。

单金月.jpg

不轻言放弃 用实际行动扛起生活的重担

1983年,22岁的单金月嫁到巴日嘎斯台嘎查,她善良孝顺,时时刻刻将孝顺公婆摆在首位。有好吃的她从来都是让公婆先吃,自己和丈夫等二位老人吃完后再吃剩下的。自从她嫁过来,家务活都是她一人承担,她常说:“只要我公公婆婆开心,我就不觉得累”,在她的照料下,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2005年,单金月婆婆身患重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但她没有妥协、没有放弃,拿出了家里所有的存款,还跟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四处筹钱,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让婆婆的病得到了治疗,病情有所缓解。时至今日,82岁的婆婆视觉模糊,多年行动不便、身体虚弱,85岁的公公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家中每时每刻都需要有一个人照顾,另外,家里的牲畜和农田也得有人打理,因两个儿子都在外边工作,只能靠单金月夫妇两个人的力量,一个主内,另一个主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内的单金月没有怨言、也没有脾气,每天专门为两位老人做适合他们肠胃、口味的饭菜,并且每天照顾两位老人的穿衣洗漱、换衣、喂药、抹药,甚至给两位老人洗澡都是单金月一人包办。39年来,单金月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照顾着两位老人,从无半句怨言。单金月照顾完老人后又不停歇地去放牛、喂牛,有空还要去农田里帮助丈夫除草、追肥、浇地,家里家外的每一项活儿都有她劳作的身影。单金月曾说过:“家里艰苦没关系,主要是我们有爱心、孝心、上进心,这就够了!”紧接着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好评不断 收获满满

连续六年,她分别获得了嘎查和苏木级的“好媳妇”称号,所在家庭也连续三年分别被评为苏木和旗级的“五好家庭”。单金月能够得到嘎查村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好评是有原因的,在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种地亩数较少的情况下,她每日来回奔波,不仅照顾两位老人,更是将两个儿子顺利完成学业到购房立业,稳定安居为止,十分不容易。单金月的两个儿子也很懂事,读大学时半工半读,为家里减轻了部分经济负担,寒暑假回家帮忙照顾两位老人,学业家庭兼顾。

除了克服家庭的困难,单金月还是村里的矛盾调解员。在村里,因为她的热心肠、助人为乐的好品格,大家都愿意与她交往。她经常帮助村民解决家庭矛盾,村里无论哪一家夫妻俩闹矛盾、婆媳不和或者邻里之间吵架等事,单金月都会主动去了解情况,以旁观者的角度,公平公正的调节矛盾,也有主动找她调节矛盾的村民,她的这种讲道理、明事理、重感情的品格深深地打动着村民们,都为她竖起大拇指。但也有人调侃单金月“一分钱挣不着,你图个什么啊?”,她-脸笑容地答道:“不图什么,就图给自己带个快乐,也能给别人带快乐。”

受到赞扬的她从不会骄傲自满,听到别人质疑的话语也不会退缩,而是很谦虚的向周边人取经学习,不断地努力丰富自己,就这样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老人,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如何用巧妙地方式方法调节村民矛盾等等,她总是这样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家人以及周围村民。

坚守一份孝心、真心 收获一份幸福、祥和

百善孝为先,常人尽一份孝心就殊为不易,单金月却把自己的孝心分成了几份,每一份都不曾减少。她不仅孝顺公婆,还努力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同时跟邻居们和睦,营造和谐、温暖、有爱的氛围。39年来,她一刻不曾停歇,受了委屈从无半句怨言,病痛缠身只在夜里独自承受。她曾说过,她的生活目标很简单,就是能够让老人们晚年过得好一些,家庭幸福美满便心满意足了。

生活中,有很多像单金月这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迹、平凡的感情,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造就了许多的不平凡,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汇聚成一个个文明、和谐、温馨的音符,奏响了整个嘎查村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篇章。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