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成渝城市群”,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到“中原城市群”,再到“关中平原城市群”……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群经济快速复苏,持续向好。
在“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主要空间形态的情形下,2021年,内蒙古城市群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7月22日,赤峰、通辽两市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共同签署《赤峰市通辽市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开启了加快打造蒙东区域中心城市“双子星座”的崭新篇章。
赤通地区,地处内蒙古东部,东邻辽吉、南连河北,是连接京津冀的重要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在内蒙古区域发展板块上,赤通地区一直举足轻重。
自古以来,赤峰和通辽就共同生息在大兴安岭南麓,西辽河水孕育滋养了上古时期的“红山文化”、中古时期的“契丹文化”、近古时期的“科尔沁文化”。长期以来,赤通两地同饮一河水、共治一片沙,人民互融共进,社会交往密切,经济交流频繁。
而今,赤峰和通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蒙东地区的50%,集中了蒙东地区的创新资源、产业集群和高端人才,有条件成为引领蒙东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十四五”规划中,作出了“重点建设赤峰、通辽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赋予了赤峰和通辽引领蒙东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使命。
赤峰、通辽两市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协同合作发展正式开启,两地将共同点亮“双子星”,共同唱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双城记”,共同打造引领蒙东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赤峰、通辽两市将“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生态环保方面互动共治、产业升级方面互促共进、基础设施方面互联共建、公共服务方面互通共享等4大领域开启务实合作。
生态环保互动共治
——合作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开展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努力实现“有河有水”的目标。
——协同推进蒙东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共同向国家、自治区争取启动西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共同推进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以水定需,建立赤峰与通辽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长效机制,为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水安全保障。
产业升级互促共进
——共同争取对蒙东地区煤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冶金等产业执行差异化产业政策,把蒙东打造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金属原材料基地。
——携手推进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尽早获批,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合作范围,共同探索研究建设“飞地经济”园区。
——共同加强种业合作,协力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重点围绕肉牛、肉羊、玉米、杂粮、蔬菜种源建设,加强良种交流,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
——共同深入开展中蒙药材种植合作,建设赤峰、通辽双百万亩中蒙药材基地,鼓励两市中蒙药经营优势主体跨区域落地经营,促进蒙东地区中蒙药材流通体系建设。
——务实开展品牌建设合作,以两地共办展览会、推介会、培育“网红”、电商销售等多种形式,加强优势品牌影响力融合,扩大地区性产品市场影响力。
——共同加快区域性物流网络合作,建立赤峰、通辽及锡盟、朝阳、承德等周边城市快递物流企业利益共享联结机制。
——共同强化旅游领域合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项目,打造绿色生态养生、民俗文化探秘、大漠休闲运动、冰雪温泉康养、史前文化研学等跨地域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赤峰中国北疆风景大道与通辽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有效衔接。
基础设施互联共建
——共同推进“三北”高铁新通道列入国家规划。
——共同推动公路项目纳入自治区规划,共同推动天山至开鲁至科尔沁区地方高速公路(现有国道303连接)纳入自治区高速路网中长期规划;共同推进省道S503大沁他拉至阜新公路向北延,与赤峰境内省道210线衔接,并纳入自治区中长期路网规划;共同谋划霍林郭勒至阿鲁科尔沁旗公路,积极推进纳入自治区中长期路网规划,共同争取项目落地实施。
——共同有序推进两地毗邻村镇之间“断头路”建设,推动实现路网“内联外畅、互联互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协同推进两地通用航空发展,统筹规划赤峰与通辽城市间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
——共同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优化升级,合力推动跨盟市天然气管线、电力外送通道项目审批,协同争取LXB调水内蒙支线工程获得国家资金支持。
公共服务互通共享
——协同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结合赤峰、通辽普通高中办学特色,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科研为突破口,推动两地市直高中和旗县高中对应结对合作;结合两地产业结构特点和职业院校办学实际,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校合作和推进中高职深度衔接为主要任务,实现学籍、学分互通互认,打造一批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专业。
——协同开展医院与医院、高校与医院合作,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的教学、医疗、科研等优势,促进两地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合作共赢。
——合作推进两地医保联动和公积金互联互通互认,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就医负担,为两市群众和人才交流提供良好的住房公积金服务和保障。
——联手打造“蒙字号”药品品牌,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共同打造一批“蒙字号”药品品牌。
——携手建设蒙东人才高地,实施产业人才集聚计划,加大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引进培育力度,实现两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共同强化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借助格斯尔、科尔沁潮尔史诗、乌力格尔等非遗品牌,开展两地非遗代表性项目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两地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健全和完善两地协作的公共卫生、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等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两地区域灾害救助资源数据库,推动两地应急信息联动、应急资源共享、救灾物资互调。完善两地综合应急救援联动、监测预警、信息通报、联勤联动等各项机制,构建区域联动、快速反应的多维度、跨区域综合应急救援体系。
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既是两市落实自治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要求,也是打造自治区东部地区新增长极的战略选择。
我们相信,通辽和赤峰两地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双方协同发展一定能够走深走实、结出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孙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