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来源:通辽日报
七月的科尔沁大地处处皆景,美不胜收。位于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由内蒙古新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奶(肉)牛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第七牧场,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显得格外耀眼,绘就了一幅“牛”气冲天的生动画卷。
这是我市大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保持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植。目前,全市91个苏木乡镇中,基础母牛超万头的有64个,超过了2/3;2103个嘎查村中,以养牛为主导产业的有1260个,超过了1/2;76万农牧户中18万户以上从事肉牛养殖,接近1/4;106万农牧民从肉牛产业链条中获益增收。
强化政策扶持 壮大肉牛产业
北纬42°——45°之间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畜牧带,通辽市就位于其间。这里有2000多万亩森林、3000多万亩草原和近2000多万亩耕地相间分布,四季的温湿度、土壤成分的构成、水源与降雨条件等都为牧草和牲畜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为我市牛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立足未来,编制了《2022—2025年通辽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22年,牧业年度全市牛存栏达到350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70万头;日历年度肉牛出栏120万头,市内屠宰加工15万头,母牛繁殖成活率达80%,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48%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到2025年,牧业年度牛存栏达到400万头,其中能繁母牛220万头,日历年度肉牛出栏150万头以上,市内屠宰加工60万头,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的任务目标。同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牧、发改、财政、工信、金融、商务、科技、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为成员的通辽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决策和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做优肉牛产业,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肉牛产业优势,夯实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基础,我市出台了 《通辽市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通辽市2022年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辽市金融财政进一步支持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对肉牛养殖企业(场/户)给予大力支持,激发了肉牛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场(户)的积极性。
强化资金支持 解决后顾之忧
通辽市科左后旗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旗紧抓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推动肉牛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坚持将肉牛产业作为全旗主导产业来抓,量质并举、速效并重,引导鼓励农牧民群众养牛,2021牧业年度,科左后旗牛存栏92.53万头。
由内蒙古新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奶(肉)牛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第七牧场占地面积1700亩,总投资8.7亿元。主要建设存栏规模2.5万头奶(肉)牛一体化规模化养殖场,包括通风泌乳牛舍15栋,自然通风育成、育肥牛舍14栋,利拉伐双80位自动挤奶厅1座及配套基础设施。牧场完工后,能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同时,可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相关产业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助推科左后旗牛产业规模化、信息化、产业化。
为高效精准服务牛产业,中国银行通辽分行在科左后旗设立了全国首家牛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出了专门针对当地养殖户的“惠牛贷”业务,2022 年一季度,中行科左后旗支行共发放“惠牛贷”514 笔,金额达 5012 万元。为推进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科左后旗强化资金保障,2021年,驻旗各金融机构共投放养牛贷款25.76亿元。2022年1月至5月投放养牛贷款13.3亿元,目前贷款余额30.4亿元。
这是我市强化资金支持,助力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还制定了26条扶持政策。
《扶持政策》提出,市财政将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肉牛优秀种质资源、培育优质种公牛及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按照农牧部门测算标准对冻精生产成本差额予以兜底补贴,保证全市范围内良补冻精优质、足量、免费供应;对认定为市级肉牛育种核心群的养殖场一次性奖励10万元。同时,实施肉牛政策性保险,投保范围覆盖能繁母牛、育肥牛、犊牛等肉牛全生命周期;市财政出资2000万元加入肉牛屠宰企业“助保贷”资金池,并争取自治区“助保贷”配套资金,与银行机构合作放大信贷投放倍数,力争形成5亿元的“助保贷”信贷资金规模……
强化示范带动 助力群众增收
7月13日,科左中旗澳丰集团子公司丰润牧业供港澳活牛养殖基地的40头膘肥体壮、个头匀称的“科尔沁牛”开启了“港澳之行”。
澳丰集团于1998年注册成立,2000年被国家检验检疫局认定为供港澳活牛基地。如今,已连续22年为港澳供应活牛,是国家供港澳育肥牛生产基地、国内供港澳育肥牛重点基地口岸之一。
目前,丰润牧业供港澳活牛养殖基地现有存栏育肥牛约1500头,除了企业自主繁育的以外,还有很多是选购于当地的牲畜交易市场和养殖户家中。近20年来,随着科左中旗黄牛改良步伐进一步加快,农牧民对优质品种肉牛的认识愈加提高,经过长时间的良种繁育,殖户家里的优质肉牛数量逐年增加,品质有了质的飞跃。
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市场联动效益带动中小养殖户共同发展,是科左中旗全力建设国家高质量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举措。农企利益的紧密联结,有力推动了科左中旗打造集优良种牛繁育养殖基地、肉牛交易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实现了肉牛从饲养、加工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形成规模化肉牛繁殖、交易、育肥、屠宰、精加工等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主力军”,让龙头企业与群众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肉牛产业的稳步发展。
接下来,我市将从“大开杀戒”入手,以屠宰环节的引进培育、提升补强,牵引前端扩繁育肥、后端精深加工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抓“盘活”,对一些进了“ICU”、快成“植物人”的企业主动上手,引导企业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尽快恢复有效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抓“引进”,重点聚焦资金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市场渠道覆盖广的行业领军企业,以合作等方式引进一批新的市场主体,尽快形成精深加工的示范,以“鱼效应”带动提升行业生产效率。
记者 赵彦臻 图片 张启民 宋悦
责任编辑:孙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