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 来源:通辽日报
面对亲情友情,他只问是非曲直、不问关系远近。输了官司的小舅子几年没和他来往;
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他不惧任何干扰依法判案,维护法治的尊严。一起暴力抗税案6名被告人全部服判息诉;
面临持枪挟持人质的歹徒,他以常人难有的镇定和智慧,几轮的心理较量,歹徒终于释放人质缴械归案。
他叫蒋青春,是开鲁县人民法院的法官。
点滴故事,诠释着这位赤子的忠诚。一帧帧“回放”,组成一位“全国优秀法官”的人生画卷。
“当法官,要公正在心,不唯情、不唯权、不畏邪!”
——蒋青春
蒋青春的“倔”事太多。在原则面前,哪怕是三亲六故也要“碰钉子”。
一次,开鲁县法院受理了一起返还财物纠纷案,其中一方是蒋青春的小舅子,曾多次找蒋青春说情,他说:“亲是亲、法是法,我不能因为亲属而放弃公正,这样我就对不起头上的国徽和良心”。 为这,输了官司的小舅子实在想不通,好几年没和他来往。连襟因一起土地侵权赔偿案找他,想多拿些赔偿金,他却和主审法官说按事实该咋判就咋判。案子一宣判,连襟找上门,指着他的鼻子大骂:“都是沾你的好光!”后来,小姨子家也遇上个案子,干脆绕着他走。别人问为什么?小姨子气呼呼地说:“我那死心眼姐夫六亲不认!”
蒋青春说:“当法官,就是要公正在心,不唯情、不唯权、不畏邪!”
2001年,蒋青春受理一起在当地影响颇大的暴力抗税案。徐某等6名被告多次聚会谋划抗缴税款,抢夺税务机关扣押的抵税物品,追打征税工作人员。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同时,社会各方力量集中向法院施压。一时间,替他捏一把汗者有之,说风凉话者有之,威胁恐吓者有之。
“从轻判缓”和“从重严惩”两种观点与势力交织,群众关注、领导重视,成为全县的热点。
时值“严打”期间,刑法又刚刚修改不久,许多细节问题还没有明确司法解释,如何从法律上惩治犯罪又保护好人民?
时任刑庭庭长的蒋青春排除干扰,反复走访群众,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各方提供的证据逐项核实,全面调查案件原委。当案件立体还原于现实之中,法理法条跃然而出,蒋青春详尽清晰地撰写出审理结案报告,公正审理、依法量刑,6名犯罪分子均服判息诉,案结事了。
旗县法院的工作主要面向农村牧区。所涉案件,大到人命官司,小到鸡毛蒜皮的琐事,有时还会遇到突发事件。
2000年初秋的一天,开鲁县大有庄村。有名持枪流窜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劫持了一名妇女。警匪僵持了2小时后,歹徒突然提出要见法院领导。精通刑法的刑庭副庭长蒋青春,立即随副院长高中海前往。
“我能判死刑吗?”歹徒隔着门缝问。“不会的,你现在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如果伤害了人质,性质就不同了,会判重刑。听大哥一句,现在放下枪,回头还来得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劫持现场的空气,紧张得像要凝固。随着蒋青春和高中海苦口倾情的启发规劝,歹徒的心理防线被一点点攻破,最终释放人质,缴械投降。
“法官和其他人相比,对‘公平正义’更要坚守,邪不压正!”外表文文弱弱的老蒋,让人见识了一名法官敢于碰硬的勇气。
“基层法官在基层,我们和老百姓是一家人!”
——蒋青春
这么多年来,“六亲不认”的蒋青春让很多人下不来台,也得罪了很多人,但是他内心拥有的爱让更多的人感动。
2016年中秋节后上班第一天,蒋青春下乡回访一位两年前案件的当事人。他要到东风镇福纪村小邱的家里,查看他腿伤恢复情况,看看是否需要司法救助。小邱一家生活困难,蒋青春曾专门跑到镇里,帮助他们协调住房改造项目和低保,因为当时没有办成,蒋青春总觉得心有不安。
小邱的老母亲见到蒋青春,话未开口,满眼泪。蒋青春安慰她说:“听说家里盖了新房子,我来看一看,等小邱腿里的钢钉取出来,你们经过评残,还可以起诉要求赔偿,这房子也盖起来了,日子会好起来的!”
小邱的案件比较复杂,涉及雇佣关系、帮工关系、委托关系,当年承办法官找到蒋青春帮助研究案情,担心年轻法官利益平衡不当,负责案件评查的蒋青春就把这个案子接了下来,最终判定原告小邱因自己也存在过错,承担部分责任。虽然没有认定他的全部主张,小邱一家也心服口服,收到对方的赔偿款后,小邱带上礼物,专门到县里去感谢蒋法官。遭到拒绝后,小邱执意要请蒋法官吃顿饭。实在不好推托,蒋青春去了,结果自己悄悄替小邱结了账……
超然于世、至情至真,这就是蒋青春!
这么多年来,蒋青春义务为县里许多公司提供过法律服务,其中一家地方知名企业要答谢他。蒋青春说:“你们每年为咱开鲁县纳税近千万元,贡献很大,我提供些法律服务,是一名法律工作者应该做的,这钱我不能收。”
公司董事长不解:“我没找你打官司,也不是贿赂你,你利用休息时间带病来给我们讲法律,让公司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少受损失,这点辛苦钱就当给你补补身子。”
蒋青春说:“你们找我咨询是对我的信任,我非常高兴。我每月挣4000多元,都是你们纳税人的钱,已经不少了,钱我真的不能收!”
其实,这些年来,蒋青春一直过着拮据的日子。前些年,一家4口一直住在一间半旧平房里,买平房的款还了好多年。2004年,他贷款买了现在住的90平方米的楼房,两万元的装修费还是跟亲戚借的。
清贫,不是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一个手中握有权力的共产党人来说,清贫却是一块照得见心底儿的试金石。
“法官的职责就是办案,如果不办案还有什么价值?”
——蒋青春
风风火火,日夜兼程。蒋青春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干不完的活。超负荷透支,早已在他的身体里埋下了健康隐患。
他经常胃疼,有时疼的冒虚汗。家人劝他歇歇。可他却说:“法官的职责就是办案,如果不办案还有什么价值?”就是这句话,让他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就是这句话,让他用有限的生命,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诠释了人民法官的初心和使命。
2006年,蒋青春的身体持续消瘦,但他没当回事,继续坚持工作,直到2008年8月,他才住进医院,被确诊为胃癌,进行了胃全部切除手术。
手术后六次化疗,又因三次肠梗阻、三次胰腺炎住院抢救。体重也由164斤降到105斤。没有了胃,他十二指肠直接与食道贲门相连,两三个小时就得进一次餐。但手术没过半年,他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2009年8月,开鲁县法院审理的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情绪对立严重,互不让步,庭审后承办人拿出倾向性意见准备下判。蒋青春阅卷后认为,该案有些事实有待查清。他不顾大家劝阻,立即前往。
从清早到晌午,蒋青春带着承办法官和双方当事人把一块块地走完,双方当事人都认了理儿,他却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了,脸色蜡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外冒,当事人当时懵了。
同事赶紧把他的提包拿过来,他哆嗦着打开包,掏出一块饼干,慢慢地嚼了起来……这一幕,当事人简直看傻了。得知缘由后,当事人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最终,双方当事人各让一步,一起矛盾十分尖锐的案件最终“双赢”。
2011年7月的一天,小街基镇人民法庭受理11户农牧民奶牛饲养合同纠纷案。案件审理期间,被告多人多次上访,双方矛盾不断加剧。蒋青春与同事冒着瓢泼大雨,来到现场勘察,指出双方存在问题,向双方说明关于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蒋青春指着淋雨的奶牛说:“这300多头奶牛是你们的共同财产,牛还好好的,财产一分也没少,你们争什么?奶牛得了病,你们损失的就再也找不回来。”脸色苍白、身体虚弱的蒋法官句句说理,一锤紧似一锤敲到他们的心坎上,双方当事人都不争了,一起可能引发涉及民族矛盾的群体性事件立刻化解。
“只有一心朴实去执法,咱才对得起国徽的庄严!”
——蒋青春
在蒋青春的办公桌上,摆着六七本剪报集,每本剪报集都集中了数百起典型性和边缘性案例。他说:“新的法律不断出台,必须要加强学习,这些案例也要随时翻阅,做到心中有,才能用得精。”
2005年,蒋青春被任命为开鲁法院评查室主任,成为全院案件的“质检员”。他上任头一件事,就是把过去案后评查、一年一查改为案前、逐月评查和通报,并亲自起草相关规章制度。
10年,上万件卷宗,全院百余名法官,几乎没有一个没被他“挑过刺”。
评查案件,首先要业务精通。每年的《司法文件选》,被蒋青春订成合订本存放在书柜里,至今已有几十本。蒋青春成了基层法官们的“活法典”。
“法官1%的错案,对个案当事人就是100%的灾难。只有一心朴实去执法,咱才对得起国徽的庄严!”蒋青春说。
在他推动下实现的判前介入,审后评查,使得审判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开鲁法院上诉率和发改率逐年降低,案件裁判正确率上升到99%以上,重审改判率通辽市最低,被评为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好法院”。
他承办过的1500多起案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件被投诉,也没有一件引发上访。他本人曾荣获党委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表彰奖励,获得了“全市优秀政法干警”“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十大亮点人物”“自治区十大法治人物”“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殊荣……
七月骄阳,人在征程!依然是那熟悉又单薄的身影,在乡路上跋涉、与农牧民交谈、在法庭上慷慨陈词。40载岁月压弯了他挺直的腰;40载经历和感悟,深深地镌刻在他每一条皱纹、每一寸脊梁中。但当他布满皱纹的手紧握法槌,公正的力量却愈发强大。
记者 康桂君
责任编辑:孙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