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敖恩其木格:身残志坚的好媳妇传递“孝”和“爱”

2022-04-22 来源:通辽市文明办


敖恩其木格,女,蒙古族,1973年9月出生,通辽市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哈伦呼都嘎嘎查村民。

她2岁时得了肺炎,在治疗过程中因打针失误导致终生残疾。如今48岁的她,已白发斑驳、饱经风霜,比起同龄人苍老许多,多年来她用残疾的身躯,柔弱的肩膀独自扛起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她用绕指柔化作了百炼钢!她是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她的事迹感动着四方百姓。

  突逢变故,从此踏上荆棘路

2001年12月,敖恩其木格与丈夫那顺布和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女儿,生活虽很拮据却也其乐融融。但天有不测风云,接二连三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平静。2013年,敖恩其木格的丈夫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婆婆也得了脑出血,损伤了脑神经,智力严重受损,不认人也不懂事,需要人悉心陪护。在之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敖恩其木格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和压力,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人间真情。不仅要照顾病患,还要做家务。为了贴补家用,寒冬凌晨四点,当别人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她已经在漆黑凛冽的寒风中抱柴生火,点燃家中的2个炉子;炉火微亮,她在还没有一丝暖意的屋子里做熟早饭;一天之中,她喂牛、挤奶、做奶豆腐、洗衣、做饭。无论炎炎盛夏,还是飞雪寒冬,从未间断。

即便敖恩其木格四处奔走救治与细心照顾,但天不遂人愿,2016年8月,无情的病魔终究还是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留下了年迈久病的公婆、年幼的两个女儿及其为了给丈夫治病而欠下的巨额医疗费用。

  雪上加霜,坚强女人挑大梁

爱子去世,婆婆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刺激,卧病在床无法起身,身体状况每日愈下,她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婆婆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她一人操劳。她日复一日的给婆婆腾挪翻身、洗衣做饭、推出推进、聊天解闷。即便这样,伤心与病痛经常使老人大便干结,敖恩其木格就坚持一天几次给老人上药,甚至有时在家中无药的情况下,她就用肥皂水一点一点的用手给老人润肠通便。最忙碌的秋收时节,敖恩其木格最担心的就是家中卧病在床的婆婆喊解手,一旦这样,敖恩其木格就会从离家好几公里的耕地一路骑着电动车回家,帮助老人解手后再飞快地跑回去继续干活。在婆婆卧床的日日夜夜,敖恩其木格亲力亲为,做到了为人儿媳所能做到的一切。几年来,婆婆住院的费用已花费近10万元,这对于已债台高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7年7月公公确诊得了前列腺疾病和膀胱结石,做手术花了2万余元。

丈夫的去世本就使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见肘,公婆的患病给了她更大的压力。然而,这个善良、乐观的妇女背后的辛酸却从不与人言说。她独自撑起一个家,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不幸,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孝感大地,家人同心并肩行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敖恩其木格明白,对于公婆和孩子来说她就是希望,就是生活的全部。面对自己的挚爱亲人,她能选择的只有不喊苦累、不分冬寒酷暑和日夜的尽全力劳作。沉重的负担,7年的坚守,即便是一个健全的家庭也是难以承受,更何况只是这样一位身患残疾的女人,这让铮铮的汉子都无一不为他竖起大拇指。这些年让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尝尽了人间百味,有苦也有甜。苦的是自身已行动不便,还要照料年迈的公婆、要教育幼小的女儿、要打理庭院、更要努力赚钱贴补家用;甜的是两个女儿非常孝顺,年纪不大但已懂得分担家务。尤其是已上五年级的小女儿,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班级中还担任班长职务,在各种演讲、写作、舞蹈比赛中荣获奖项。敖恩其木格的故事感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同时也感动了一个善良勤劳的男人,他叫孟山。孟山被她的故事打动,更心疼她的坚强。于是两人在相遇相知后,决定共同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有路可走,有人可依给了敖恩其木格莫大的安慰。

时至今日,敖恩其木格经历了诸多苦难,却仍然保持着乐观顽强的意志,她始终坚守着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坚定对家庭的信念,面对重重困难和打击,不抛弃、不放弃,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美德,在平凡而又平淡的点滴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传承下去。她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爱亲的明灯,照亮了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家庭,也照亮了社会,温暖了更多的凡心。2018年,她荣获通辽市第五届道德模范。


  责任编辑:张静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