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4 来源:通辽日报
走进位于扎鲁特旗包树林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棚圈内的羊个个膘肥体壮。场长包树林忙着给羊喂水、添草。“这些山羊可是我家的宝贝,再苦再累也得把它们喂饱喂好。”包树林一边忙着手头的活儿,一边高兴地说。
种羊场建于2016年,位于道老杜苏木新艾里嘎查。多年来,包树林积极改变传统养殖方式,走出了一条“改良品种、以产业促增收”之路。
“建种羊场前,我做贩卖种公山羊的生意,发现从辽宁买来的种公山羊到我们这儿就会生病。而本地山羊羊绒质量一般、产量低,所以就想从辽宁买来种公山羊改良本地品种。”包树林介绍说。改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情,四年、五年,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从2006年开始,他陆续购进优良种公山羊,与300多只罕山白绒山羊进行人工授精。截至目前,已投入50多万元。几经周折,终于在2013年开始有了回报,每年可出栏200多只种公山羊。
“改良后的种公山羊耐寒、羊毛多且质量好、适应能力强,最高能卖到14000元一只,一般的也能卖4000元左右。”包树林自豪地说。
宝根塔拉嘎查村民七斤和妻子已在包树林的种羊场工作多年,两人每年有6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现在我们不仅挣着工资,还养了10多头牛、50多只羊,一年收入10多万元。前几年买了一辆私家车,今年还给儿子在鲁北镇买了一套20多万元的楼房,生活越来越好了。”七斤高兴地说。
目前,包树林的种羊场共有羊1700余只,年接羔500多只、出栏种公山羊200多只。“最好的种公山羊能出约7.5斤羊绒,一年下来就是4000斤,按现在市场价每斤138元计算,光卖羊绒每年就能赚50万元左右,再加上出栏种公羊的收入,一年总收入可达130万元。”当包树林算起账来时,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说起今后的打算,包树林说:“引进更多体型好、品质优良、适合当地养殖的种公山羊,做大做强罕山白绒山羊产业,带动周边牧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
达尔罕
责任编辑:孙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