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神奇怪柳林 四季都很美

2022-03-31 来源:

记者 王利平

踏上奈曼旗的土地,你就会看到一株株、一片片奇形怪状的柳树,像奔马,似卧龙、雄师,或横或卧,东倒西歪,但枝叶始终昂扬……这一株株、一片片奇形怪状的柳树,就是奈曼旗赫赫有名的怪柳林。

说起柳树,人们眼前一定会浮现“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妩媚,然而矗立在你眼前的怪柳却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它高大、粗壮、树皮暴裂、满身疤痕。即使树身烂空,它也能枝叶茂盛,蓊郁苍翠,使人不得不赞叹它的生命力的顽强。

怪柳其实就是旱柳,人们也叫它疤拉柳、王八柳。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奈曼旗穿境而过的教来河曾有过两次洪水泛滥的记录,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教来河沿岸淤积了千顷沃土;洪水过后形成了大面积的柳树天然林,成为奈曼旗主要的森林资源,从此柳树与奈曼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斧把、锹把、镐把想用就到柳林内砍,柳木柔软轻巧;车、犁、椽、檩想用也到柳林,天然资源多的是,随时可用。春秋季节,奈曼旗少雨多风,沙尘滚滚,这些柳村林便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冬天柳树的枝叶又成为牲畜的可口牧草,据材料介绍,柳叶营养丰富,对毛质的提高影响很大,农牧民朋友对这些可能不全理解,但他们懂得在秋末把未落叶的柳枝砍下压植起来,到冬天柳叶还是绿绿的,牲畜非常爱吃,农牧民朋友的话也实在,他们说喂这东西赶上喂料了,于是柳林又成为空中牧场。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观念淡薄,柳树的无私奉献导致了人们无休止的索取,人们砍木材、砍枝杈,甚至为多发枝杈将树头砍掉。这些天然柳林终于不堪重负,大部分被毁掉,所剩的也都是伤痕累累,由于人们年复一年地砍伐树杈,往往是旧伤未复又添新伤,一年一年的伤口不能愈合,形成了病瘤一样的大疤,也形成了现在这样奇形怪状的景观。即使这样,这些怪柳也没中止过奉献。在柳树转皮的季节,人们把新发的柳枝割下去皮,制成白条,然后再编成工艺品。望着精美细腻的柳编工艺,有谁能想象得出这些工艺品原来是从这些“丑陋”的怪柳身上孕育出的呢!

从50年代到世纪末,这些天然柳林伴随了奈曼人50个春秋,不知不觉中柳树情思已溶入人们的文化之中,值得庆幸的是奈曼旗人民政府已把天然柳树列为天然保护工程,在八仙筒林场设立天然保护区5万亩,还成功地进行了截头定向培育的试验,这些几乎被视为薪材的天然柳将重新为奈曼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奈曼怪柳,用它顽强的生命昭示着无限的生机,用一丝丝绿色点燃了一片希望的绿洲。


  责任编辑:苏伦高娃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