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来源:通辽日报
——九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民生连接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兜牢底线“惠民生”是民心所向,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举措,更承载着党始终不变的初衷与历史使命。
过去的一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把基本民生的底线坚决兜牢,将群众关切的事情切实办好,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新的提升。
兜牢底线“惠民生”,首先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稳就业是“六稳”的首要工作,也是“六保”的首要任务,要扎实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保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和本地就业能力。
兜牢底线“惠民生”,要加快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做好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扎实推动“双减”政策持续见效,着力解决局部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加快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促进就业能力;要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要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房地产“三难”问题。
兜牢底线“惠民生”,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兜牢保障底线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群众返贫的重要防线,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牧民生活实现新提升。
民生无小事,事事关民心。“切实兜牢底线惠民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看实绩、见实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抓住关键,将“切实兜牢底线惠民生”作为“指南针”,要着力从“柴米油盐酱醋茶”“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抓起,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通辽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孙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