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7 来源:通辽日报
深化以案促改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举措,也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纪委监委的部署安排,2021年9月,我市启动以案促改全面修复净化政治生态集中专项行动,把以案促改作为政治任务,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补齐制度短板,夯实法治基础,扎实做好优化发展环境的“后半篇文章”。
自集中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组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标准要求和时序安排,聚焦工作步骤,同步推进无缝衔接,将改、建、制贯穿行动始终;聚焦重点任务,建立组织落实体系,点、线、面统筹推动重点工作;聚焦难点痛点,落实督导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聚焦宣传引导,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积极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一办四组”专题会议、开展“回头看”等工作,持续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市发展环境优化的顽瘴痼疾。通过4个月的集中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广筛典型案例,深化以案促改。推进组共筛选全市政府系统党组织进行问责的案件、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以及煤炭、教育、医疗、卫生、国企等16个重点领域损害营商环境和服务领域突出问题的典型案例52件,将筛选的典型案例作为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重要基础。
强化警示教育,敲响警钟。推进组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暨以案促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邀请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发展环境专题剖析报告,推进组组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案说法,对政府系统领导干部进行了警示教育,并就优化发展环境各项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全市各级政府系统实现警示教育全覆盖,剖析典型案例、找准发案根源,按照“讲清事实、讲明道理、讲透教训”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案件“附加值”“含金量”,让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做到躬身入局、触及灵魂,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千余次。
深入查摆剖析,校准整改落实方向。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对照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的27个共性问题、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围绕案件易发多发的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查摆问题,深入查摆剖析思想认识、制度漏洞、治理缺陷、监督缺失、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漏洞和廉政风险点,列出党组织问题清单和党员干部个人问题清单,为整改落实校准方向。
狠抓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在查摆剖析的基础上,推进组制发《重点问题整治台账》和《自查问题整改台账》,要求各地各部门拿出务实有效的措施,逐一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动态管理、对账销号。
注重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为加快形成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全市以案促改集中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各类制度办法26个,涉及财政金融、国资国企、政府采购、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市政府各部门提请市政府印发制度办法7个,涉及项目建设、统计管理、科技创新、财政金融等领域;市直各部门废止各类制度89个,重新修订制度293个,新建制度197个,建章立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脚踏实地才能掷地有声,知难而进方显勇毅果敢。
围绕“整治发展难度大问题、整治财政压力大债务率高问题、整治营商环境劣问题、整治干部状态差问题”4项重点任务、18项具体工作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组持续拧紧责任链条,不断强化业务指导、难点督导,每周调度《重点工作落实台账》进展,抓紧抓实各项任务落地落细。
提升发展空间,打造投资热土。在全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服务为先”的工作导向,新增签约项目和新开工招商项目69个;新入驻招商引资项目、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流通企业“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实现全覆盖;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具备推介标准的项目数达到150余个。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开展已批未建项目清理,处置闲置水指标550余万立方米,收回土地700余亩。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实施技改升级项目7个,完成投资2亿多元、节能量4万余吨标准煤。
提升财政治理水平,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旗县全部退出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情况“红黑名单”;与驻市银行机构协调,通过展期、续贷、置换、降息等方式化解非标高息债务。加大财政出借资金收回力度,梳理市直国有企业占用财政资金情况,有效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将6个旗县纳入国家债务高风险地区风险降级试点范围,拓宽投融资渠道。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诚信政府建设,着力解决历年来未兑现合同、协议和优惠政策等问题。对旗县级政府及所属部门作为被执行人案件进行督办,9月份以来共执结案件32件。历史遗留房地产项目不动产登记任务“清仓见底”。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推广综合受理窗口系统应用,233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通过“蒙速办”APP实现“指尖办”;市本级24项高频联办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设立33个“帮您办”窗口、组建185人代办帮办队伍提供免费服务,加强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
剑指“懒政怠政”,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聚焦优化发展环境主题,制定了《通辽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通辽市促进招商引资激励措施》《对干部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试行办法》等制度办法,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错误,进一步激励干部干事担当、干事创业。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以案促改既是“紧箍咒”,又是“防火墙”,工作重点是加强党性教育、岗位风险教育和服务能力提升,落脚点是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市不断深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也让通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步阔气昂!
记者 郭晓玲 通讯员 林波 德格吉日呼
责任编辑:孙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