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来源:
文/杨占田
(一)
下了几天的大雪终于停了。我早早地出了门,准备发动车子,准备前往十公里外的单位上班,却被小区物业的同志劝了回来,说:路况不好,不能开车上路,近距离步行还凑合。
我不信也不服,决定到大街上看看。出了小区,发现街上除了铲雪车,就是因暴雪抛锚趴窝的车,有几十辆,路上有几个行人三步一歪五步一滑地艰难前行。一阵寒风刮来,我打着哆嗦,身上的旧伤(过去因公受伤)开始隐隐作痛。
听人劝,熄车,回家。
一进门,家人就说:“这么大的雪还想开车去单位,说明你政治觉悟高,工作积极呀,可是这天气和身体都不允许吧!”
好吧,看来只能站在窗前望雪兴叹了!电视里说,这是百年不遇的白灾!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何等的渺小呀,只有顺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提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小。好在全市上下齐动员,正在共同抗击这场暴风雪灾,这种战天斗雪的精神和场面,南方人是看不见的,北方人也是罕见的。
这两天,接连看到老家侄子发来的视频,思绪万千。若在以前这就是大灾,弄不好饲草料短缺、牲畜会大量死亡,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事件。历史上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羊群的故事一直在耳边萦绕!
大暴风雪给广大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地影响,更给农村牧区父老乡亲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牧民冬季取暖燃料供应、农牧区道路出行、收粮打粮卖粮、牲畜棚圈建设和饲草料供应、设施农业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学生上学……等等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记得去年冬天也下了一场大雪,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老百姓意见也不小。今年灾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批示,我市相关领导和部门靠前指挥,全市上下踏冰冒雪,开展生产自救,打了一场漂亮的清雪除冰保畅攻坚战。赤峰、兴安盟兄弟盟市分别派出铲车、装卸车队连夜赶来,支援通辽抗灾救灾……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奋力抗击雪灾,把雪灾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
(二)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道路开通了,学校复课了,农牧业生产逐步恢复……大雪过后,我曾自驾回农村老家,想看看农村街路的清雪情况。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一半是一级路,除雪情况非常好,一路畅通;一半是乡间水泥路,基本能走车,但很费劲,一些地段两侧仍有积雪、结冰的情况,来往的车辆需错开通行,村里的主路基本用铲车趟出了一条路,以方便村民出行。
说起这场暴雪,古稀之年的亲友们都说:“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雪淹没了院墙、牲畜棚圈,个别地方积雪还没了屋顶,亏得乡里和村上清雪及时,人工和机械齐上阵,才清理得这么好。”
由于村里的牲畜棚圈大多是新建的,并没有多少被压塌的情况,只是饲草料被大雪覆盖,取用难度较大。另外,玉米和鸡、鸭、鹅等家禽都被大雪埋在雪里,需要及时抢救……
(三)
其实,北方人特别喜欢雪。雪对于土壤墒情、净化空气等益处颇多。《我爱你塞北的雪》《一剪梅》《大雪飘飘》等歌曲唱遍大江南北,咏雪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北国风光,万里雪飘也是美不胜收!
去年冬雪季,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雪后白茫茫一片,我深有感触。遂班门弄斧,写了一首《冬日草原》表达心情,请了老师来朗诵,后被“朗诵艺术馆”刊发。
冬日科尔沁遥远辽阔
冬日西辽河并不寂寞
冬日蒙古包温馨宁静
冬日大草原飞着天籁牧歌
冬日马头琴深情述说
冬日大牧场银装素裹
冬日上马酒热辣甘甜
冬日勒勒车留下一对弯弯的印辙
啊哈咴 啊哈咴
冬日草原流淌着一条会唱歌的小河
河是歌来歌是河
冬日草原漫舞着一片片会笑的雪花
雪是花来花是雪
飘飘洒洒轻轻柔柔
都是我心爱的花朵
(四)
一场暴风雪就是一次大考。几天前,我又一次驱车回乡。一路顺畅,尽管乡村路还有一些冰雪路段,但已能正常通行。公路两侧皑皑白雪茫茫草原尽收眼底,路过村屯有堆雪堆粮的,有铲雪清雪的,也有打粮收粮,杀猪备年的……
进村到了侄子家,大院子宽敞明亮,我迫不及待转到后院,了解铲雪收粮救灾的情况。据侄子介绍,目前家里已经卖掉了10万斤玉米,还有近20万斤倒剁倒堆晾晒在大院里。后院养着的十几头牛,前几天刚刚产下了几头小牛犊,圈舍清理干净、饲草料充足。院子里,成群的鸡鸭鹅“嘎嘎嘎”地叫个不停,看家狗跟在身后摇头晃尾,欢迎客人的到来,昔日的农家小院又恢复了雪前的宁静、祥和……
责任编辑:苏伦高娃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