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谢道韫:咏絮之才 大将风范

2023-03-02 来源:

谢.jpg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位“姐姐”,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才女谢道韫。在我国,形容才女,有一个固定的词——咏絮之才。《红楼梦》里宝钗和黛玉的判词不就说了吗?“可怜停机德,堪怜咏絮才。”那我们就从咏絮这事说起吧。

这出自谢道韫的叔叔谢安的一次家教实践课。我们以前说过东晋是门阀特别强盛的时代,其中一大门阀就是谢家,代表人物就是谢安。然而谢安直到四十岁之前都没有做官,而是东山高卧。

一个下雪天,谢安带着少年时期的儿女子侄一帮孩子赏雪。谢安问:“白雪纷飞何所似?”有个侄子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就是说差不多像空中撒盐吧。谢安还没说话,他大哥的女儿、还是少女的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是说,不如说像柳絮随风飞舞。谢安一听,立即击掌大笑,极力称赞。

我们看看为什么谢道韫的比喻更好?盐是颗粒状、硬的重的,而柳絮是片状、软的轻的。江南水分重,下的一定是又轻又软的雪片,所以谢道韫的比喻从形态上就赢了。再说意境,柳絮是春天的事物,以春景写冬景一向是写景诗的最高境界,比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以谢道韫以柳絮比雪花,不但观察力强,意境也更高一层。这就是“咏絮之才”的来历。

谢道韫小小年纪就才情不凡,谢安当然极为看重。他对这位侄女最大的关爱,体现在亲自为她选夫婿。当时最有名的门阀世家除了谢家就是王家,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说的就是这两家。谢安与书圣王羲之年龄相仿,于是他就从王羲之的儿子中挑选。本来他最早看中了五子王徽之。

说到王徽之,他在历史上也有个著名的典故——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说的是王徽之住在山阴时,一夜下大雪,他梦醒开窗,令仆人酌酒。忽然想起好友戴逵,当时戴逵远在他县,王徽之随即夜乘小船前去拜访。没成想划了一夜,到戴逵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王徽之人比较放诞、任性随意,另外据说比较好色,谢安就把目光放在二子王凝之身上。本来这是门当户对的婚姻,然而谢道韫非但不满意,还又引出一个典故——天壤王郎。

       原来谢道韫嫁过去后第一次回娘家,便吐槽丈夫是个庸人。谢安安慰她,希望她不要轻视他,夫妻要和睦相处。可谢道韫忍不住叹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是说想不到天下还有王凝之这种人!真是明晃晃的鄙视!这个成语后来专指妇女看不起丈夫。


在这里我忍不住说一句,其实王凝之挺冤枉的。作为王羲之之子,他的书法颇有父亲的风骨,出身最高门阀世家,家教风度自不必说。只是他的参考对象太强大了——谢道韫从小生活在文化巨人里,她自己也是位文化巨人,王凝之自然被比成了矮子。加上他整日沉迷炼丹修道,而谢道韫是个空灵文艺的女子,自然是看不上这一套的——她也许可以和他谈经论道,但一定不喜欢与他炼丹修道。

丈夫在才华和情趣上与自己都不匹配,谢道韫自然诸多不满,但是她没有离婚。这里我要补充一句,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古代妇女只有被休一说,哪来“离婚”?但谢家是比较开明的门阀世家,谢安的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的侄子,但夫妻不和,就是离婚收场。不过谢道韫没有选择离婚,而是把自己塑造成王家顶门立户的长嫂。

因为王羲之的大儿子很早就去世了,所以谢道韫是王家事实上的长嫂。她很有长嫂风范,很护着几位小叔子。其中还有一段佳话。我们知道两晋时期上流社会流行清谈,有点像如今的辩论赛,只是辩论赛有明确的辩题,而清谈偏重玄学,以《老子》《庄子》《周易》三本书为主题,谈一些玄而又玄的话题。例如天地是怎么来的?老庄有何区别之类。那时一个人官做得再大再有钱,如果不善清谈,也会被认为是土孢子。

一天有人来找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清谈。眼看着王献之落了下风,谢道韫在后面听得很着急,就让侍女过去和王献之说,你先退下,嫂子来!然而当时男女授受不亲,不能面对面辩论。谢道韫就拉了一个帘子,垂帘清谈。她在小叔子刚才论点基础上旁征博引、舌战群儒,很快把来者辩得片甲不留,真可谓女中豪杰。

但我觉得,谢道韫最动人的风度,还体现在她晚年的一个大变故上。东晋末年爆发了起义军起义,王凝之当时担任会稽郡的长官。然而面临起义军的来势汹汹,他不但毫无作战能力,反而求助于仙道,和谢道韫说不用担心,他已经请了鬼兵鬼将。谢道韫苦苦劝丈夫积极应战,可王凝之鬼迷心窍。结果呢?自然是被攻城,王凝之和几个儿子被杀。

当时谢道韫年近五旬,咏絮清谈了几十年,她从未见过真正的兵戈。可她是谢安的侄女,谢安可是指挥过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啊!所以她心中有谋略,也有大将风度。眼看丈夫和儿子死在眼前,她临危不惧手持兵戈,带着女眷奋勇杀敌,但寡不敌众还是被俘虏了。

谢道韫当时正抱着自己的外孙,她面对杀红了眼的起义军首领孙恩,对他说;“这是我们王氏家族的事,这孩子姓刘,与外姓人无关,你要杀他就先杀了我!”孙恩本是杀人不眨眼的,然而他被震慑住了,不但没杀他们,还派人把他们送回刘家。

当年谢安指挥淝水之战时,就放手让侄子谢玄等在前线厮杀,这可是关乎东晋政权生死的大战啊!可他自己就在后方与友人下棋。中途战报送来,谢安只是闲闲地看了一眼,继续下棋。友人焦急地问情况怎样?谢安悠闲地说,孩子们已经把敌人打败了。

大家看,这叔侄两人多像啊。虽然一个是男一个是女,一个大获全胜一个一败涂地,但他们的风度气概是一样的!什么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就是啊!临危不惧、临难不苟,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贵族风范。


  责任编辑:王鑫
校对:王鑫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