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来源:通辽日报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10月4日下午两点钟﹐通辽开发区新城街道金地2008社区活动室里,十几位居民正在电子琴﹑二胡和笛子的伴奏声中﹐动情地歌唱。
“每天早晨8点﹐下午2点﹐跟上班一样准点准时﹐风雨不误﹗”71岁的韩志军堪称合唱团里担任伴奏的“二胡高手”﹐古典的﹐现代的﹐100多个耳熟能详的曲目“信手拈来”。
“六年前,我搬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出门也没个说话的伴儿。”韩志军说﹐他退休前曾经是开发区三合村的音乐教师﹐退休后苦于没有施展“手艺”的机会。“当初简直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在合唱团担任伴奏﹐总算找到了用武之地﹐每天生活的可有奔头了﹗”
记者走进社区的图书室﹐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这些书都是大伙捐赠的﹐适合老人儿童看的书都有﹐这些字画都是社区退休老同志的作品﹐每天看著他们挥毫泼墨﹐我们工作人员也想跟着练练。”金地社区负责人介绍﹕“建设幸福社区﹐文化活动是我们社区的亮点。平时﹐社区很多老年人没事儿都聚集在社区活动室看书﹑下棋﹑打乒乓球﹑写书法等等﹐活动室达300多平方米。按其所能组建秧歌队﹑合唱队﹑广场舞队﹑民乐队﹑舞蹈队﹐同时也得到了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给秧歌队购置了服装﹑音响﹐给活动室又购买了音响﹑耳麦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萨克斯学会全国首家工作站在金地社区开设以来﹐金地社区不少老年人踊跃参与,出现了不少萨克斯演奏高手呢。”
如今﹐由金地社区居民们组成的棋牌队﹑乒乓球队﹑广场舞队﹑秧歌队﹑民乐队﹑合唱团等多个文艺团体﹐吸引了众多退休人的参与。
“老人们会唱的歌可多了﹐三八妇女节时唱《母亲》《红梅赞》﹐五一劳动节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六一儿童节唱《小苹果》﹐七一党的生日唱《党啊﹗亲爱的妈妈》﹐八一建军节唱《十送红军》﹐十一国庆节唱《祝福祖国》……”合唱团团长陈雅茹说﹐自从有了金地社区合唱团这个大家庭﹐她感觉每天都是新鲜的﹐“退休了,每天生活在歌声中度过﹐满满的幸福感啊。”
社区活动室书墨飘香﹑民乐飞扬﹑红歌萦绕﹑舞姿翩翩……滨河街道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居民们的业余生活﹐让居民们的文化活动不断多样化。
曾经﹐通辽开发区新城街道金地2008社区只是兴隆新村一间小平房﹐仅仅能满足最基本的办公需求﹐大部分社区居民很少来这里。如今﹐金地2008社区活动室却成了居民最青睐的活动场所。
“十三五”以来,通辽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圈”,让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利,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记者 康桂君
责任编辑:塔娜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