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来源:
节日简介
教师节是个感谢教师的节日,各国各地区节日日期不同,我国定为9月10日。
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节日沿革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在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一直沿袭至今。
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节日意义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节的设立也是反映了对教师这个职业重要性肯定,也鼓励了教育岗位上辛苦的老师们。
教师称谓知多少
老师最初是指年老资深的学者,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基本职责,是受人尊敬的职业。现今社会,我们尊称老师为园丁、春雨、春蚕……其实对老师的称谓还有很多呢。
先生“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
师长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
师傅“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
博士 秦汉时期,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教授 教授,在古代太学中是讲学的博士。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开始设教授。
助教 在古代,助教是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开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古代对“老师”的称谓还有很多,例如“山长”“夫子”等等。时光匆匆溜走,我们早已毕业,或许想起那些可爱的老师,感谢他们的谆谆教导,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在这个教师节,一定要回去看看他们哦。
责任编辑:王鑫
校对:王鑫
审核:王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