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来源:
小暑入伏,烈日灼心,微风不再凉,每日仿佛置身于蒸锅之中,炎热难耐。
金人庞铸曾在《喜夏》一诗中这样写道,“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小暑之热并不可怕,深居家中可平静度过。小暑节气的养生之法,只一个“静”字便能概括。
暑热入心,往往容易燥热烦闷,不思饮食。我们也在上一讲“习俗篇”中,讲到了古代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在这炎热的夏日里,自己亲手煮一份清凉小点心,也不失为一个静心之法。
教大家制作一道清凉酸爽的“酸红藕”。它是将水灵鲜藕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烫熟后捞出,滴入少许白醋,使得藕片更加清脆爽口,再静置于冷水之中放凉备用。
此时,或许你会心生疑惑,藕本甘白,酸红将从何处来?——杨梅——殷红灿灿的杨梅。将如胭脂般的杨梅捣成汁液,加入少许蜂蜜搅拌均匀,酸酸甜甜,止渴生津,能涤肠胃。最后,就将放凉后的藕片浸渍在杨梅浆中,让清白雪藕,细细地随时间染上一身殷红甜酸。“酸红藕”清爽可口,是此节气的食养良方。
这个时节,除了在吃食上觅得清凉,古人还会晒书读诗,且向内心觅清凉。
《世说新语·排调》中记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晒腹如晒书,果真是魏晋风流。
午睡醒来,我们也可学魏晋名士拿出家中的衣物、被褥和书籍翻晒。盛夏的午后,空中飘荡着一股淡淡的樟脑气味,勾起了我们久远的回忆,内心宁静又悠远。正如张爱玲在书中所写的,“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日光虽明媚滚烫,然而手捧书卷,心中的烦闷和霉旧,也随衣物的轻扬、书页的翻动一并散去,心也随着晒伏悄然静下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销暑》中这样写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清静经》里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意思是人生达到至高的清静之境后,连天地都为我所有。在这样的夏日里,日光静静地不说话,在树影里躲迷藏,知了在树林里争鸣。就这样,闭门藏夏,食清凉点心,晒书读书。天地之所以悉皆归,是因为此刻你自己本身就是天地了。
责任编辑:王鑫
校对:王鑫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