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来源:通辽日报
今年的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明确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7月8日。这是17年来,我国首次调整高考时间。也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时间首次推迟一个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今年的这次学业“大考”注定是特殊的。这届高考生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网课、开学复课,进考场像“就医”、已持续了19年的“爱心送考”公益行动不再继续,考场外的退热贴、口罩等防疫物资代替了矿泉水、清凉扇等爱心物资。虽然是非常时期的高考,但它的职责却同往年一样,同样是学子们追梦的必经之路。7月7日,我市25414名考生满怀信心、从容的奔赴18个考点,无论之前有多少的焦虑和不安,今天,他们就是“乘风破浪”的哥哥姐姐。
“防疫”全覆盖 为“健康高考”护航
今年的高考来之不易,疫情推迟了高考进程,打乱了生活节奏,是我们身边一群平凡英雄,用汗水、泪水甚至生命,将我们的生活逐渐推向正轨。高考来了,这些平凡英雄再一次挺身而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考期间增加了很多防疫工作,给组织考试带来一定的压力。为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高考顺利进行,教育、疾控、公安等部门全力做好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筑牢防疫防线,确保“健康高考”。
据记者了解,从6月23日开始,全市考生已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体温检测,未发现异常情况。
在通辽第五中学考点,记者看到,考点已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包括一次性口罩、手套、电子测温仪、凉棚、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且考前已对考点、通道、门把手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和通风。据了解,为保障广大考生的身心健康,疾控部门在每个考点选派一名副主考负责防疫工作。同时,所有进入考点人员都要通过测温通道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在37.3度以下才能进入考点,体温异常人员在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候进行复检。考试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由考点现场的卫健委、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进行研判,如果能够参加考试,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隔离考场的考生在考试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其他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就坐后,可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满怀敬畏心 迎接新希望
高考和疫情的“左右夹击”,期望值与现状的“摇摆不定”,高考承载着公平与梦想,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高考是一次考验。通辽五中高三·十七班的任佳儒高考考场在通辽实验中学,很幸运的,他的班主任李勇老师会在考场外陪伴班里的17名考生在此高考。“新闻上都说,我们这届高考生太难了,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种磨砺,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在拓展我们生命的深度和厚度,今年的高考来之不易,是许多人的努力付出才让我们平安、健康地走进高考考场,我应该带上敬畏心和感恩心,去积极回馈每一份爱和帮助,成为像抗疫英雄一样对社会有用的青年人才。”任佳儒特别感慨,他坚信,许多年后,人们对这次疫情逐渐淡忘的时候,这届考生一定依然记忆犹新。任佳儒平时模拟考试的成绩在600分左右,他心中已经有了理想的大学,虽然成绩稳定,但是即将奔赴考场,心里还有一丝的紧张,他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不管题目如何,我都会充满自信的去面对,题难,人人都难,我不畏难;题易,人人都易,我不大意。疫情带来的影响都是公平的,这时就更加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了。我相信,当我们这届考生从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会很骄傲地说:‘我们是2020年高考生’。”
考生进入考场后,李勇老师一直在送考车里等候,今年正好是他工作的第15年,这届高考生是他带的第五届高三,李勇觉得今年的高考虽然“特殊”,但是对于自己还是有纪念意义的。“从3月30日开学复课后,我觉得疫情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还是有一定的冲击,所以开学后,学校专门针对考生心理开设了考前心理课,我作为班主任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和学生们的沟通交流,减轻他们的心理焦虑,整体状况很好,同学们也越来越有状态。”不止是自己班的学生,李勇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带上一颗平常心,去坦然的一直往前,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对于这届高考生,网上一直流行这样一句话,确实,备战高考的冲刺黄金时期恰巧是疫情非常时期,但是他们乐观、坚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们用这样的话来为自己加油鼓劲儿。总之,“既考之,则安之”,保持一颗平常心,多一份感恩,少一份抱怨,相信每一个乘风破浪的时刻都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加油,未来可期!
文图/记者 张宇曦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