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来源:通辽日报
奈曼旗是国家首批扶贫开发重点旗,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该旗决定成立慈善总会,通过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可由谁来扛起这面大旗?经过仔细研究,最后选择了于立。就这样,刚刚从旗政协主席岗位退下来的他又一次走马上任,挑起了奈曼旗慈善总会会长的重担。三年多来,他带领慈善总会紧紧围绕全旗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累计募集款物1.3亿元,其中现金6712.25万元;投放扶贫救助款物8851.48万元,其中现金3501.91万元;惠及群众10.26万人次。
优异的工作成绩凝结着他的辛勤汗水和真情付出,奈曼旗慈善总会先后被政府主管部门评为“5A级社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扶贫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社会团体”。他本人也因工作突出,在2018年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全国慈善会优秀慈善工作者”,2019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产业扶贫叩开百姓幸福门
2018年,结合全旗脱贫攻坚工作,于立创新提出“三个一”扶贫救助工程,即利用三年时间,投放1000万元,扶持救助1万人,每人1000元。2019年,他决定将救助形式由直接投放救助金转变为支持发展产业,向242户704人发放产业扶贫资金86.95万元。组织募集社会资金47.9万元,为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未享受到产业扶贫政策、存在返贫风险的180户、479人,每人发放1000元产业补助资金。今年,配合全旗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开展了“搭把手”活动,出资140万元,对906名“三类”相对贫困人口中的464人进行产业扶持,帮扶率达51.21%,每人发放产业扶持资金3000元。他还牵头搭建起爱心企业与扶贫产业项目对接平台,形成定向捐助定点建设的“链接式”社会扶贫模式,在他的协调下,52家爱心企业捐款995.3万元,全方位发挥了社会扶贫的助力作用。
民生保障托起百姓新希望
2017年至2019年,于立在全旗范围内创新开展了“1+X”健康扶贫行动计划,围绕一项健康扶贫政策,通过捐赠医疗设备、无偿送医送药、实施大病救助和安全饮水工程等方式,助力全旗健康扶贫,累计投放款物4184.18万元,3万多名贫困群众受益,24家基层卫生院的检验设备得到整体提升。他以搭建平台搞“链接”的形式,联系25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向贫困学校及师生捐助教学实验室设备、体育器材、图书、校园足球馆配套设施等,价值1017.52万元,65所学校师生从中受益。为支持全旗就业扶贫工作,他协调投资48.1万元,为4个乡镇300个自然村每村购买一台三轮保洁车,用于各村公益岗位环卫人员运送垃圾,为13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岗位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助其稳定脱贫。2017年,经他引荐推介,总投资2亿元的内蒙古东部影视城项目落户奈曼,为发展特色旅游和贫困户就业致富提供了项目支撑和产业基础。三年来,他累计协调贷款21307.5万元,惠及百姓1万余人次;联系8家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投放款物755.44万元;组织投放应急救助款物195.39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于立主动联系旗内外爱心企业及个人,捐赠防疫物资价值83.09万元。
组织民生医院医疗志愿者到7个苏木乡镇、13个嘎查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14次,出动医务人员252人次,无偿发放了价值25万元的药品,受益群众达4200余人次。每年高考期间,他组织志愿者出动私家车和出租车成立“爱心车队”,义务接送考生,受到学生及家长的赞扬。今年,他组织设立了教育救助基金、人民卫士救助基金和防返贫救助基金,广泛募集善款,救助特别困难的师生、人民卫士和有返贫风险的贫困户,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联结资源跑出脱贫加速度
于立深知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必须广泛联结社会一切可利用资源,他以宣传工作为突破口,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设专栏,连续滚动刊播,营造氛围和攻势。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建立4个慈善公益爱心微信群,打造了可以网上募捐的微信公众平台;录制专题片2000余张,印制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倡议书》2万份;通过同学、战友、老乡等渠道把募捐触角向旗外延伸,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遍布全国12个省区市,共有600多家单位、2万余人参与募捐。
于立十分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慈善总会党支部建设,强化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重大项目的确定和扶贫救助资金的使用,以及机关管理、大额支出均由理事会、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党支部决定。他带头执行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每年都邀请旗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结果不仅向主管部门汇报,还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于立说,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他还在奔忙着……
记者 王诺敏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