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2 来源:通辽日报
通辽有着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史。这里是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发祥地,也是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是成吉思汗胞弟、一代神弓哈萨尔的部落领地,这里有迄今为止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哈民遗址,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的故乡。
通辽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相互交融。这里是“乌力格尔之乡”,哺育了世界级民族曲艺大师琶杰、毛依罕等享誉中外的艺术家,诞生了《英雄格萨尔可汗》和《蟒古斯征服记》等英雄史诗;这里是科尔沁版画发源地,雄浑、大气、纯朴、高雅的版画被美术界称为“科尔沁草原雄风”;科尔沁蒙古馅饼已成中国名点,科尔沁牛肉干被评为中华名小吃,通辽手把肉是享誉各地的中国名菜……科尔沁特色蒙餐享誉全国,被誉为“中国蒙餐之都”。
通辽传承着英雄情怀。这里是血战大沽口击退英法联军的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摇篮,是草原英雄嘎达梅林战斗过的地方,是人民音乐家麦新烈士的长眠之地。
“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2019中国绿水青山宜居宜游城市”“2019中国特色草原体验旅游目的地”“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试点验证城市”“2019中国文旅产业最具开发(投资)价值城市”……走进敖包相会的地方,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西辽河文化论坛
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通过积极争取,通辽市先后获得“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2019中国绿水青山宜居宜游城市”“2019中国特色草原体验旅游目的地”“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试点验证城市”“2019中国文旅产业最具开发(投资)价值城市”等荣誉,进一步扩大了我市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左后旗散都苏木车家窝堡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奈曼旗青龙山镇四一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创历史新高
得益于精准营销、高铁开通等因素,2019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92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9%;旅游收入达到249.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5.8%以上。铁路运送旅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累计发送高铁游客130万人次,通辽机场迈入百万空港行列,游客吞吐量达到110万人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5家百万级支线机场。
乌力格尔大赛
全市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影响力明显提升
2019年文化旅游季活动成为近年来规模层次最高、密度和影响力最大的一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守望相助 绿色发展”敖包相会主题活动、第六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暨第二十三届“8·18”哲里木赛马节、自治区第十六届蒙古族服饰艺术节暨通辽市第二届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2019羚羊中国(奈曼)环科尔沁沙地越野拉力赛测试赛等重点节庆活动。进一步打响我市“《敖包相会》的地方——通辽”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科尔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
完成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建工作,科尔沁文化(通辽)生态保护区实验区规划纲要(2019—2025年)通过专家评审。成功举办胡仁乌力格尔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力推动了通辽胡仁乌力格尔保护传承发展,增强了胡仁乌力格尔国际影响力。开展贯彻落实《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工作,标志全国首部地市级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正式施行,通辽市在蒙古族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上步入依法建设的新时代。
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在科左后旗南巴嘎查举行
西辽河流域文明研究取得新进展
充分利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举办西辽河文化论坛,成为国内知名专家针对西辽河文明研究的首个论坛,并发布多项研究成果。成立了西辽河流域文明研究专家工作站,使“西辽河文明”研究步入专业化、常态化轨道。哈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农村牧区覆盖工程基本完成
2017年11月份开始实施的通辽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农村牧区公共覆盖工程计划于2020年全部完成。在偏远地区新增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盲区补点34个,新增收听收视人口25.6万人和60.8万人,收听收视率分别达到99.27%和99.21%。
科尔沁潮尔史诗演出
自驾车旅游服务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成功承办第八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北方自驾游发展高峰论坛,并被授予“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试点验证城市”称号。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被授予“自驾游线路等级划分试点验证基地”称号。2019年,全市规划的13个自驾车露营地全部建成并运营。通辽市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荣获“中国最受欢迎的十大自驾路线”称号。
文创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
推出一系列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并在各项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在2019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和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上,优高雅思享快客杯荣获银奖,罕山锅茶荣获铜奖。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上,通辽市皮雕画《醉草原》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在全区首届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大赛中,蒙古王黄金家族J12酒品获金奖(全区共10项金奖),草原吉祥娃系列产品、传情奶茶和中国龙套壶获银奖。
A级景区管理日趋完善 标准化建设再创佳绩
对全市A级景区实行动态管理,给予三家景区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处理,给予6家景区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处理。通过积极申报,我市奈曼旗王府博物馆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科左后旗草甘沙漠风景旅游区和内蒙古哈民遗址公园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另外,我市内蒙古源源国际酒店成功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实现零的突破。
推动非遗进景区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体验馆在孝庄园揭牌,开创了非遗进景区活动的先河。市民族歌舞团孝庄园实景歌舞《孝庄梦中省亲》、宫廷乐舞《梦回科尔沁》景区驻场演出28场次,哈萨尔驻场演出民族情景歌舞《敖包相会的地方——宴歌》演出22场次。
全市文学艺术创作取得新突破
完成《通辽史》初稿等文艺作品。完成科尔沁文化丛书《名人卷》《传说卷》《蒙医整骨卷》《非遗图录卷》的编纂。完成《文化精品创作奖励扶持办法》的修订工作。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为主题,举办各类文艺演出305场次,观众近19万人。成功举办通辽市“2019年度优秀原创歌曲奖”颁奖演唱会。广播剧《蒙古马》获内蒙古自治区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高铁营销宣传推介成效显著
2019年初,敖包相会的地方“通辽旅游”号冠名列车正式首发,全车8节车厢均以草原、森林、沙漠、湖泊、花海等重要旅游资源为主题进行包装。同时,从沈阳站发出的172组列车上播放通辽旅游宣传视频,部分列车上张贴通辽旅游宣传海报;在沈阳北站、沈阳站投放15秒的旅游宣传视频和图片,每天发布420次以上;在哈尔滨西—赤峰、石家庄—通辽两条线路共四列列车上发布播音广告,每次播出时长90秒;举办了全国首列开往草原腹地的高铁旅游专列“开往敖包相会的地方”首发仪式,年内开通高铁旅游专列27列。
记者 贾雪
责任编辑:刘杨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