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法律监督勇担当 ——通辽市人民检察院2019年工作综述

2020-04-12 来源:通辽日报

2019年以来,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体要求,以稳进、落实、提升为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落实“三大理念”,推动“四大检察”协调发展,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全面强化队伍建设,各项检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jpg

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制发加强祭祀用品市场监管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

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全面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好政治建设。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组成员认真参加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干警积极参加支部学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干警理想信念,扎实推进各项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落实落地。二是强化干警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干警到社区、工地、小学开展“为民倡议我响应,送法志愿我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到通辽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员干警思想教育,达到凝心聚力效果。

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两个责任”落实。一是深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针对整治“四官”问题,两级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准确把握和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讲党课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展开岗前廉政谈话和苗头性、倾向性提醒等共54人次。三是开展各类检务督察39次,强化日常工作纪律管理,筑牢干警廉洁办案、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贯彻执行“三个规定”。四是围绕“六大纪律”,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开展系统内政治巡察,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整改落实,践行“两个维护”。

强化内外监督,不断提升检察公信力。完善案件管理工作机制,提升案件管理监督能力。着力抓好案件流程监控,进一步明确突出监控重点、完善监控手段,促进案件流程监控专业化、规范化,保障案件按期审结。同时,积极做好案件信息发布工作,向社会发布重要案件信息126条、法律文书3647份,切实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自觉接受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该院举办“我将无我奋斗,不负人民重托——共和国建设者走进检察机关”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全区、全市劳动模范等30余人走进检察机关,零距离感受了解检察工作;举办“携手关爱,共护明天”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科尔沁区蒙古族中学师生共计70多人了解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成内设机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抓紧抓实领导干部办案相关要求,该院院领导带头直接办理案件2667件。

4.jpg

在董志伟等36人涉黑案提起公诉当天,公诉团队合影留念

扫黑除恶有力有序向纵深发展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通辽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突出打击重点,依法推进专项斗争有力、有序、有效向纵深发展。据统计,2019年,全市检察机关共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521人,提起公诉5988人。其中,批捕涉黑犯罪嫌疑人247人、已提起公诉288人,批捕涉恶犯罪嫌疑人199人、已起诉159人。持续精准发力“破网打伞”,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5件7人。

健组织、强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市检察院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不折不扣把扫黑除恶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扫黑办挂牌办公,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主动抓的良好工作局面。补齐工作短板,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强化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能,组织干警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业务培训。

重协作、深介入,增强整体合力。该院认真落实“三长会商”、涉黑恶势力犯罪线索研判、重大案件协调、提前介入机制,主动加强与市扫黑办、公安局、法院等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有效做到相互协作与支持,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斗争合力。探索建立“诉侦衔接机制”,在办理薛光辉(绰号留柱)等34人涉黑案中,运用此机制,引导公安机关完善、补强相关证据,对重、难点问题商讨3次,在全面查清犯罪事实的基础上,42天内审查卷宗340册,形成6.7万余字的审查报告、100余页的起诉书,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严标准、强监督,提升办案质效。严把案件质量,做到快捕快诉。坚持把案件质量放在首位,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案件严格依法办理,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铁案。积极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慎使用退回补充侦查程序,对黑恶势力犯罪依法做到快捕快诉。

坚决“打财断血”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综合运用财产刑、刑罚处罚等手段,对涉黑恶人员财产坚决予以追缴、没收。与公安机关同步追缴涉案财产9亿余元。特别是在办理薛光辉等人涉黑案中,通过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对涉案财产进行鉴定等方式,进一步彻查涉案财产,重新清查涉案财产2亿余元。

坚持领导带头办案,发挥表率作用。去年全市两级院检察长、分管检察长直接参与办理或督办涉黑恶案件16件,占已开庭审理案件的44.5%。

拓宽线索来源渠道,深挖案件线索。市检察院专门成立破网打伞专案组,共受理涉黑、涉恶、涉保护伞线索111件,向公安机关移送39件,向纪委监委移送54件,向市扫黑办移送7件,其他处理33件(个别线索同时转交了监委、公安)。自行立案查办涉嫌“保护伞”案件5件7人,批准逮捕4人,目前案件均已移送审查起诉。

3.jpg

通辽市红军小学师生们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

当好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守护人

通辽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当好党委政府的法治助手”,与当地政府携手破解公益保护难题,树牢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矿山治理暨生态修复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将全市300余家矿山企业纳入监督范围,以法治手段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推动召开市人民政府与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态损害赔偿磋商会,并签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书》,露天煤业共向市政府支付生态损害赔偿金3000万元,已投入生态修复费用2.54亿元,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标杆矿山。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剑行动”,监督恢复林地面积116万亩,恢复草原面积1.8万亩,将全市100余万亩无立木林地全部纳入监督范围。

配合行政执法机关开展“大棚房”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共跟进监督大棚房整改项目463个,立案32件,发出督促履职检察建议32件。

印发《通辽市保护西辽河等河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湖河“四乱”清理专项行动,发现案件线索52件,其中公益诉讼线索18件,立案13件,办结8件。

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行动,对药品销售、餐饮配送、校园周边“小饭桌”治理等重点敏感领域开展公益检察,办理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0件,监督清理整顿“小饭桌”近百家,清理外卖平台各类无照经营的店铺461家。

开展“保护英烈名誉荣誉”专项行动,填补我市公益诉讼空白;开展“服务三大攻坚战”专项行动,围绕政府债权保护、扶贫资金监管、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印发《通辽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集中人员力量调查取证,力争保持办案规模,提升办案质效。

res16_attpic_brief.jpg

检察官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待来访群众

以“不动摇”的态度服务民营企业发展

通辽市检察院全面落实上级单位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部署要求,以司法办案为基本途径,以企业满意度为检验标准,持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水平和效果,切实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立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办案不动摇。依法快捕快诉。该院对涉民营企业案件依法从快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和避免办案活动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正常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采用视频连线方式,对涉及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申诉案件有限审查、快速办理,降低被害单位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实际利益。

立足为企业维护正当合法权益,加强检察监督不动摇。一是加强立案监督工作。通过监督纠正公安机关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涉民营企业案件进行撤销,依法合理顾及民营企业切身利益。二是加强提前介入工作。对民营企业负责人涉嫌犯罪的刑事重大疑难案件,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确保案件事实全面认定,证据固定扎实,依法从快从严惩治刑事犯罪。

立足为企业营造良好治安环境,强化预防工作不动摇。落实宽严相济司法政策。在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行为的同时,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司法办案理念,起到打击一片、震慑一方的社会效果,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少财产损失,切实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主动进行检察回访。积极进行法治宣传。该院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社区”等活动,为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朵兰·未检” 有温度的司法保护

通辽市检察院以保护性办案、全程化帮教、社会化建设、多元化普法的“四位一体”未检工作模式。2019年,两级院共对31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并对11人开展帮教矫治;对23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为未成年被害人申请、落实司法救助金33万元。“朵兰·未检”综合运行体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保护性办案,温情司法呵护未成年人权益。该院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双向保护理念贯穿于未检工作始终,在办案中严格遵循司法办案基本规律,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特别程序,探索建立“一站式”办案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二次伤害,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全程化帮教,积极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该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坚持法理情相融合,联合公安机关,运用好亲情会见、心理疏导、释法说理等制度,让涉罪未成年人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力度,还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联合专业力量建立“朵兰驿站”,对不捕不诉的罪错未成年人开展精准帮教工作;借助企业力量成立帮教基地,甄选爱心企业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和学习技能场所,破解“三无”涉罪未成年人无处安身、无法管理的社会难题。如科区院建立的“梅花味精厂”观护基地和扎旗院建立的“威林观护基地”等。2019年,全市两级检察院通过精准帮教使11名涉罪未成年人重返校园考入大学。

多元化普法,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晴空。制定法治进校园“十百千万工程”活动方案。2019年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79场次;在全市各学校设置 “朵兰姐姐”信箱,拓宽接受侵害未成年人的线索,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间,发起“小手拉大手,学法路上一起走”活动,开设“不出门,不聚会,听朵兰姐姐讲法治故事”的系列网上法治课堂,目前累计阅读量已达17万次。用法治力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晴空。

王莹


  责任编辑:刘杨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