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来源:通辽文明办
黄裕丰,女,1982年出生,2007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首届护理本科班。在校其间,成绩优秀,同年8月1日通过考核,以优异的成绩留入本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工作。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担任责任护士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奋战在危险度最高,与时间争夺生命的神经外科ICU,有着朴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精湛的护理经验,深得患者们的喜爱。用爱和实际行动温暖着每一个悲恸的家庭。
2012年6月,一位无儿无女无亲属无家可归无社会保障的老奶奶,因车祸被过路人打120急诊送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老奶奶处于中度昏迷状态,病情危重,黄裕丰做为责任护士,全程参与抢救,手术后不仅承担了一个责任护士的职责,由于患者没有亲人照顾,黄裕丰同时承担了这位孤寡老奶奶家人的义务,每日精心照顾,擦洗身体,翻身、倒尿、剪指甲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意识,从会动到会笑到会语言表达,老奶奶浑浊的眼睛里有了慈爱的光芒,从一个医院小护士身上找到了人间最温暧的爱,每次都紧紧抓着黄裕丰的手,表达着她的感恩,在住院近2个月期间,黄裕丰用最真挚的心对这位三无老奶奶身体以及精神上默默付出,出院以后,仍然会支助老奶奶一些生活用品,并经常关注她的生活。默默地帮助着这位卑微的孤寡老人,没有金钱没有利益,也没有过份的流露和表达,只有出于本能的爱和善意,一颗无私的金子般心在尽心尽职,无私地奉献。
2015年4月,一对通辽市扎鲁特旗的牧区夫妇,丈夫因车祸被送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夫妻俩以养牧为生,有两个孩子,不到十岁,身边没有亲属照顾,妻子除了照顾家里的牛羊,还要照顾孩子,重病的丈夫无人照看,患者双下肢肌力0级,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医生建议穿弹力袜,而这对夫妇连最基本的费用都在四处凑,根本没有钱再去买弹力袜,看着妻子着急流泪,黄裕丰自已去买了双弹力袜给患者穿上,其他护士把情况告诉了病人家属,这位蒙古族妻子含着眼泪,用并不流利的汉语不停的说着感谢,在丈夫病情好转之后,得知黄裕丰曾经几次垫付费用,妻子拿出100元钱给黄裕丰,看着这个泪水涟涟的妻子,带着衣着褴褛的两个孩子,黄裕丰默默收下了这100元钱,一夜无眠,这样的家庭情况,拿出这100元去感恩,是多重的心意,第二日,她悄悄去为这位患者交付了住院押金。 类似以上把黄裕丰当做亲人的患者不计其数,面面旌旗、封封感谢信、甚至跪着流泪的,职责之内,她用真诚和善良温暧着每一个不幸的家庭,感动着身边的同事,无私的奉献精神,亲手为患者擦大便、洗脚、洗屁股、吸痰、擦身体。 一位公安部队长,兄弟俩都在机关重要岗位任职,母亲身患重病,明知道病情严重,难以好转,兄弟俩都没法在身边陪伴,直到母亲离开人世最后的时刻,黄裕丰作为责任护士,一直尽心呵护,到老人安祥离世,兄弟俩得知情况,流着泪感谢黄裕丰为他们兄弟尽了最后的孝心。做儿女都无法做到的呵护。
由于黄裕丰在神经外科ICU工作期间,成绩突出,品质高尚,2015年3月10日,被评选为神经外科ICU护士长。 2016年2月至今神经外科外围护士长因病休息,黄裕丰独自承担整个大疗区包括ICU的管理工作,在此期间没出过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屡次经过更加严格的考验,科室收入及护理质量在全院占领先地位。得到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高度认可。
2016年5月8日,科室微电路起火,浓烟弥漫了整个走廊,呼吸困难,目不视物,黄裕丰做为护土长不顾消防员和同事们的阻拦,冲到各个病房仔细查看。保证让所有患者安全转移,长时间的烟呛,黄裕丰沙哑着喉咙无法说话,但依然奔波在每一个角落,最终确认每一处安全,没有隐患引起二次灾害。并及时为转移后的患者及家属买水,测量血压,心理安抚等等。从起火当日,连续工作36小时坚守岗位,整个前后过程没有任何伤亡,没有一个患者及家属出现怨言,患者和家属们的相传赞美,黄裕丰护士长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得到院领导的表扬,并颁发了先进奖励。
休息期间,黄裕丰习惯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同事和领导及时联系,同事有事换班,黄裕丰都会尽力帮忙,有一次休假,定了机票准备去上海看姐姐,去机场的路上,接到医院一个电话,黄裕丰第一时间返回医院,取消行程,只要患者有事就是大事,她可以放弃一切自己的私事,曾经把4个月大的孩子放在父母家里半年多才接回来,开始家人不理解,在一次又一次的感人场面中,逐渐从理解到支持。
黄裕丰作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护士长,不骄不躁,默默工作在第一线的重症抢救科室,每天经历着抢救病人、监护病人、生与死的紧张工作状态,认真对待每一位悲痛和急切求救的家属,“视患者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体贴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把爱心献给了每一位患者。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