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敬业奉献·康鸿萍

2020-01-09 来源:通辽文明办

康鸿萍:用爱心谱写教育诗篇

无悔自己的选择

许多人把教育事业比作花的事业、果的事业、叶的事业,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事业更是根的事业。为了花的艳丽、果的芬芳、叶的嫩绿,无数的根总是不求索取,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

康鸿萍老师就是这些根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热爱祖国,忠诚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用一颗火热的心耕耘未来,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在教书育人阳光事业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一九九五年,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和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走上了教学之路。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感触到那几十名又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求知识的目光起,她便有了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从九三年参加工作一直到现在从事英语教学并担当班主任一晃就是二十年。多年来,她一直把“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格言,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努力钻研教材教法,面向全体学生,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用爱撑起这个大家庭

2008年,康老师主动从中途接任了一个较差的班。成了这个班的“后妈”。刚刚接手的班级,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作业常常不能完成,学习状况一团糟,许多同学还常在班招惹事非,打架、违纪等现象屡禁不止。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强烈的责任心激励着她,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班带好。确立了自己的“工作方针”: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师爱是一种鼓励。在第一次班会上,康老师就鼓励学生:“在我的眼里,你们是最棒的,你们能行,一定能行!”第一次家长会上,她郑重承诺:“我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有一点希望,我也一定会百分之百的努力,让他们顺利读完初中的课程,各各成材,成人。老师的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对后进生她从不另眼相看,而是随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及时鼓励和支持。学生犯了错也不训斥,而是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共同剖析犯错误的原因,既让他们认识错误,又给“面子”、给“台阶”。

学生李某,沉迷于网吧,常常缺课、逃学,甚至夜不归宿,闹的家里恨他,老师恼他。一天,十一点多钟,李某还未回家,康老师和家长找遍了大大小小几家网吧,终于把李某带回了家。第二天,又语重心长的从正反两方面开导他,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最后他含着泪说:“老师,您放心,我以后再不会给班级抹黑了。”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这名学生一改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最后以统招生身份考入开鲁县第一中学。康老师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参加完中考,学生从开鲁返回到学校,在学校师生告别时,这名孩子深深的给康老师鞠了三个躬,哭喊着叫了一声:妈,谢谢您,感谢您的不放弃!当时师生抱头痛哭,感动了在场的校领导和老师们。其实大家都深知康老师为他的付出和辛苦。

在2011年班级中入学的新生中,有名孤儿,在她五岁那年,父母因故双亡,导致孩子性格非常孤僻,很少和同学来往。康老师就让班级同学主动和她交往,有困难及时为她解决,发动学生为她捐款,送些衣物、文具并主动担当起资助这名学生的责任。三年来康老师为她买衣服、买文具、交资料费。每逢换季康老师总会提前准备好迎季的衣服以备之需。让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感受到家的温暧。每天都找她谈心,和她一起跟同学们做游戏。渐渐的,她又慢慢变得活泼了,也开始愿意交朋友了。这名小女生在康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上努力上进,生活中也学会了自强独立,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开鲁一中的培优班。让和平中学的老师无不赞叹。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她每天总是早早到校,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早上是否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品是否都带齐了,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家庭特殊的孩子,条件很差,她就多次送给学生衣服、学习用品……

康老师如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照顾着这些孩子。外地孩子由于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进度,她总是主动帮她们补课,查缺补漏耐心讲解题目,深宵灯火是她的伴侣,漂白了四壁。为了她的孩子呕心沥血。家长感激,学生感动,可她认为,作为教师,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正是一个教师爱心的具体表现。十几年来,她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我不能丢下的是更多的孩子”

自从她当了班主任,每天她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一溜小跑去奶奶家接孩子,奔波于和平镇和光明乡的路上。每天20点以后才能好歹吃上晚饭;她的丈夫在铁路上班,经常出差,一走就是20多天,康老师一边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边还得照顾着班级里那几十个孩子,有时候孩子在她奶奶家几天都不能见妈妈一次,她把更多的爱给了班级的学生,而对女儿的照顾甚少。正是这些在她看来不足为奇的忙碌,使她得到了非同寻常的磨练充实。经过无数个拼搏的日夜,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康老师交出了一份份生动的答卷。2011年升学考试,这个班中考成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班44人有28人考上了开鲁一中。使和平中学这所基础薄弱的学校在全县的升学考试中有了一席之地,为和平中学取得农村中学升学总数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2014年她所带的班级再出战绩,班级34名考入一中,让和平中学在农村升学人数中再占鳌头。2017年中考她的班级有37人升入开鲁一中,十余人升入蒙中,以优异的成绩向家乡人民又交了一份可喜的答卷。学生的一位家长热泪盈眶地说:“是和平中学挽救了这些孩子,是可敬的康老师挽救了我的儿子。”由于她的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历年受到和平政府的表彰。

现在康老师所带领的又一个班集体正面临着升学毕业,面对着即将离开的这些孩子,康老师又在重复着让她每日倍感幸福的工作,享受着与孩子们同成长的快乐。她的班集体是学校最优秀的集体,无论是管理还是班级成绩都是同事们追赶的目标、学习的楷模。

 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康老师就暗暗立下誓言: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一辈子做个教书人。康老师虽然平凡,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