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来源:通辽文明办
王凤云:三十年如一日撑起幸福家庭的蓝天
王凤云,开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从事兽医工作30多年,育有两个儿子。我家三代同堂,夫妻相敬如宾,尊老爱幼,事业有成,子女成才,令同龄人羡慕不己,赞不绝口。
王凤云的丈夫是一名下岗职工,自己创业经营玻璃店,经常做忙碌而又沉重的工作,通常会下乡送货,每天很晚才回家,有时闲暇的假日也会被紧急的送货占用,他们和公婆驻前后院,在忙完自己的家务活后,还要照顾年迈公婆、患抑郁症的姐姐。作为一个妻子,她也需要丈夫的陪伴和分担,但是,每当她看到丈夫回家时淋湿了的衣衫,被晒得黝黑的脸颊时,就会在心底理解他,因为她知道丈夫为了家庭生活,已经很辛苦,需要玻璃的百姓更需要他。干一行爱一行,不正是他可敬可爱之处吗?为了丈夫的工作,为了家庭,王凤云默默支持鼓励他。
她的公公患有老年哮喘病,稍有不注意就会犯病,呼吸困难,婆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姐姐患有抑郁症,每次看到公公、婆婆犯病时苍白痛苦的表情时,守护在病床前的王凤云真是心如刀绞,婆婆的病成了她的心病。为了减少老人家发病的次数,少受病痛的折磨,王凤云通过各种途径,四处求医问药,只要听说有治疗作用,她就会买回来给他们服用,看到二老身体回复她开心的笑。后来在网络上查询到一种有效的中药调理心脏病方法,她每日都早起为婆婆熬上一碗汤药。由于以前没有熬药的经验,掌握不好火候,经常被呛得直流眼泪。虽然气味难闻,让人作呕,但为了婆婆的病,她坚持了下来。苍天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婆婆的病真的有了明显的好转,看到老人健康快乐地和孙子玩耍,心中再没有苦味,尽是满满的蜜汁了。然而好景不长,公公老年哮喘病经常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呼吸困难,咳嗽不止,身体一直不好,换了几个医院不见好转,她不怕脏不怕累,端饭送水、洗衣服孝敬公公,但是公公在1995年又突发急性心梗,没有抢救过来去世了。公公的去世她很伤心,但是看到患病的姐姐和高龄的婆婆她还是坚强了起来,继续孝敬她们。姐姐的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吃饭都要人叫,否则不知道饿,在一旁呆呆的坐着,她怕姐姐想不开每天都逗她开心,吃饭时就把姐姐拉过来,让姐姐过得开心,可是姐姐还是在2003年去世了。
由于公公突然去世和姐姐的相继去世,给婆婆打击很大。婆婆自己生活13年,可能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吧,随着花甲之之年的到来,婆婆的心脏病似乎比以前更重了,近几年,有个“风吹草动”的小感冒都要住院,否则将难以维持。于是,王凤云经常往返于单位、医院、家庭之间。每天,不顾一天工作的繁忙与辛劳,为婆婆送上可口的饭菜,为婆婆清洗随身的衣物,回到家又要辅导孩子的功课,虽然辛苦,但她却觉得很幸福。
为使婆婆晚年安居乐业, 她在13年前购买了楼房,装修好后,又购置了老人所需满意的家居用品。买好婆婆爱吃的食物给她放在冰箱内,每天给她做可口的饭菜,每逢年节、过生日,王凤云提前备好礼物,感动得婆婆心花怒放。常言道,病长无孝子,但王凤云家可不一样,王凤云为婆婆洗脸、洗发、洗脚、擦身、剪指甲,经常做老人适口的佳肴,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天有不测风云,尽管这么无微不至地照看婆婆,但婆婆的病情还是在2017年8月再次复发,王凤云为了照顾好婆婆的身体,把病看好,她就先把婆婆安顿在医院,让丈夫照看,自己独自一人拿着病历奔走于其它医院,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婆婆年事已高,已经92岁高龄,病情越来越重,没有抢救回来,不幸逝世,王凤云的婆婆临终前对王凤云的孝道很认可。
身正为范、德正为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子女是责无旁贷的义务。“父母言行,子女效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工作中王凤云努力工作,团结同志。在家中,我们尊老爱幼,全家其乐融融。理家井然有序,孩子学习优秀,就是这样,也不间断孝敬自己的父母,儿子从小时候就懂得只要家里有一点好吃的,爸爸妈妈一定是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尝尝。当他们懂事时起,王凤云教育儿子如何做人做事,当他们上学时起,王凤云补导他们如何学习,大儿子通过努力考上了内蒙古第三医院当上了医生。当他从事工作时起,王凤云向他传授干好工作的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他在家要做到“父母命须顺从、父母责须敬听”,在外边要做到“长者先,幼者后”,老儿子考上了内蒙古科技大学。
在这个家庭里,孝敬老人始终是为主。现在社会已经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我们生活 在这美好的和谐大家庭中,我们要时刻传承着孝顺传家,善良处世的家训,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幸福美好未来,贡献我们的才华和智慧吧。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