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布仁巴图劳模工作室蒙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创新团队

2019-06-17 来源:

创新工作室基本情况

成立时间:2008年

命名时间:2013年命名为通辽市创新工作室;2014年命名为自治区创新工作室

1.jpg

创建人:布仁巴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带头人:布仁巴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jpg

团队情况:2015年以来,为更好的推进创新工作开展,将全院职工都纳入到创新工作中来,。工作室现有工作人员1916人,其中博士33人,硕士433人,本科588人。

现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国医大师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蒙医学术思想传承指导老师3人,国家二级教授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名(含柔性引进专家7人);自治区劳动模范2名,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2名,自治区草原英才1名,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自治区321人才7名,自治区名蒙医12名;通辽市科尔沁英才2名,科尔沁学者16名,通辽市中青年学科建设带头人24名。2013年以来,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内知名专家14人,美籍华人及留美博士各1名。同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先进管理单位”。

工作室面积:4.5万平方米,新建8万平方米。

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

技术培训:2018年37期,受益人数共4000人;

技术交流:2018年175次;

技术成果:2018年科研立项32项,发表论文82篇,出版论著11部。

发明专利:2018年5项。

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简介

1、《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临床路径》和《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临床诊疗方案》

医院正式出版了《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临床路径》、《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临床诊疗方案》,为蒙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研究和多中心、多家医院合作研究,提升蒙医整体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临床路径》和《18个专业49个病种蒙医临床诊疗方案》以质量控制为前提,以医疗流程为基础,以病例分型为依据,以临床路径为核心,以费用控制为目标编写的。该套著作是我院相关科室在结合医院的特长,医生的擅长,付费者的承受能力,整体护理的开展情况等制定的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成立编写委员会和专家审议组进行完善形成的。完全以蒙医药理论为基础,共蒙医学角度探寻不同病种致病原因,辩证诊断,以最有效的蒙医特色治疗和护理,提高诊疗效果,提升医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2、首次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研究成果       

我院白海花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7年的科研攻关,揭示了东北亚人群的进化与扩散等重大科学问题,构建了蒙古族人群的遗传图谱。

2018年11月6日,该研究结果《Whole genome sequencing of 175 Mongolians uncovers population-specific genetic architecture and gene flow throughout North and East Asia》发表在国际顶级的遗传学期刊《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27.35),白海花教授、吴柒柱教授为第一作者,布仁巴图教授为通讯作者,裴志利、吉日木图、莫日根巴图、姜明洋、王顶柱、高颖、杨立清、苏雅拉图、吴慧光、陈宇杰等专家教授参加完成。该研究的主要合作单位还有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过程严格遵守科研伦理,受检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原始数据保存于深圳国家基因库。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单倍体型计划研究结果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组相似度超过99.5%,同时不同人群的民族和种族之间遗传学多态性也客观存在。自古以来蒙古民族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原因形成一个相对隔离人群和遗传多态性。这项研究采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的典型研究方法,选取蒙古族科尔沁、阿巴嘎旗、卫拉特、布里亚特、苏尼特和喀尔喀等六个代表性的蒙古族部落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初步构建了蒙古族人群的遗传图谱,丰富了该地区和当今东亚人的基因组信息,并解决了东北亚人群的进化以及扩散等重大科学问题。

该成果是我院积极推进科研创新、学术兴校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它对进一步促进人类遗传学研究以及蒙古族人群的精准医学研究和个体化用药指导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3、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自治区蒙医(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立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地区,是食管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高发地区。恶性肿瘤无根治方法,只能通过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方法延缓疾病复发、延长寿命。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实施及肿瘤治疗人才缺乏,治疗不规范,患者对恶性肿瘤疾病的诊治没有正确的认识,得不到及时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后期管理。

通过搭建蒙医(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成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四位一体的数据中心及协同研究网络和推广网络平台。发挥蒙医蒙药独有的优势,积极探索肿瘤诊治新方法,形成赋有本地区特色的常见肿瘤蒙西医结合诊疗规范。使恶性肿瘤患者得到规范的诊疗、降低医疗成本、缓解就医压力、更有效的实施分级诊疗。并通过医疗联合体,提升区域内恶性肿瘤的预防与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肿瘤研究来源于临床,最终服务于临床,更好地为百姓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自治区蒙医(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牵头对医联体单位进行恶性肿瘤的蒙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和多中心疗效评价研究;进行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筛查、早诊早治及预防恶性肿瘤、建立健康教育网络运行管理平台;带动基层医疗发展,组织开展临床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开展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推动蒙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我区域内肺癌、胃癌、食管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预防与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恶性肿瘤数据中心及协同研究网络和推广网络平台,实现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科研、数据管理、多中心疗效评价研究、跟踪随访为一体的蒙西医结合诊疗。第一步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兴安盟蒙医医院(兴安盟),辽宁省阜新蒙医医院(辽宁省阜新市),锡林郭勒蒙医医院(锡林郭勒盟)等单位试点运行。第二步在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卫生计生、财政厅的支持下全区二甲以上医院均安装客户端,在全区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