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游奈曼旗清王府

2019-05-14 来源:通辽日报

未标题-2.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3.jpg

一座深宅,记录一个民族从几百年走来的深深的足印,一座官邸,连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根脉。虽然远没有故宫博物院的奢华,甚至远不及避暑山庄的宏大,但以他的卑微,依然默不作声地充当了我们感知历史的一座烽燧。这就是奈曼旗王府。

外地亲戚来奈曼,陪他们又游了一次王府。我们来到王府门前,远远地就见那对历经百年沧桑的石狮子,不改旧时模样,依然在迎来送往。而这座宅子的一代代主人,早已不知去向。可见在历史长河中,人是多么渺小脆弱,能够永久流传下来的除了凝聚了人类智慧的这些艺术品,再就是人的精神。

王府经过修复,比上次参观时多了精气神。从导游那如数家珍一样精准的解说中我们得知,奈曼王府是道光皇帝的驸马、奈曼旗第11任郡王德木楚克扎布修建的,也是奈曼王府四迁五建的最后一座王府。第十二代郡王玛什巴图尔在任时才完工入住。清代王府是奈曼旗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现已修复为王府博物馆。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奈曼王府博物馆以其独有的文物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奈曼王府博物馆,包括中轴区和东西两路跨院,前后五进院落,共12组套院,190多间房屋,占地面积31000多平方米。中轴区为王府主殿堂和寝宫区,西路跨院是王府政务区、家庙和后花园,东路跨院是王府内府区和亲眷寝居区。

整座王府屋脊都呈硬山滚龙脊,每一栋建筑有一条横脊,四条垂脊,每一条垂脊上都有六个镇脊之神兽或蹲或卧,担当着祁吉祥、装点和保护建筑的三重要职。原来成语五脊六兽就来源于古建筑的装饰物。檐头是规则的兽面瓦当,前廊后厦,雕梁画栋,古朴、庄重、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古朴中所透出的沧桑的历史气息,似乎无声的倾诉着百年王府的那些人与物,是与非。这座宅子大幅度地提升了奈曼旗的气质和颜值。

我们从门厅进入王府(现在叫奈曼王府博物馆)。门厅有三间,中间一间是进入王府的通道,东侧墙壁悬挂奈曼地图,西侧是王府简介,两侧靠近窗户处陈列着十八般武器,不免联想到评书里说岳家军、杨家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该是何等威风。

继续往前走通过二道仪门(也称二府门,迎恩门),是进入王府正殿院的过厅,也叫三进院。过厅两侧东西配殿各三间,原本是王爷、贵宾以及下属官员候典和司典的处所,现在是博物馆的王爷出行仪仗展厅,展厅悬挂清代蒙古王公侍驾图、随猎图。红色的伞盖,展示着王爷的威风和威严。

看完两侧展厅,导游带我们来到第三道仪门,因门上倒垂莲花,所以这道门叫“垂花门”。门垂莲花寓意“富贵圆满”。导游指着门户上的装饰,给我们讲了什么是门当,什么是户对。“两个门当,两对户对”是清代王府等级的象征。门当户对也因此成为婚姻等级的象征。

五间正殿是迎恩堂。迎恩门和迎恩堂平素都是关着的,每逢重大典仪,如迎接圣旨、迎请大印、迎接上峰官员、颁布重大旗政、各种庆祝活动、各种典礼等才开启。迎恩堂五扇龙屏前专为神圣的先祖成吉思汗设了一个宝座,仪式开始前,王爷率所部官员叩拜宝座,请先祖归位,然后才进行下面的仪式。

王府的四进院,应该是整个王府的中心。来到院中,眼前便是青砖青瓦的红柱回廊天井式四合院。正殿五间,户对上悬挂精雕细刻的巨幅匾额,上写道“政事堂”,顾名思义,这里是王爷办政务的所在,是王爷和属下官员在这里商议重大旗政,处理旗务的所在。五扇龙屏前是王爷宝座,下属官员分列两侧。每日王爷升座大殿,左右“威武,肃静”自不必说了。

正殿两侧又设东西耳房各三间,分别做书房和会客厅。叫耳房很形象,正殿是一张大脸,耳房很像这张脸上的两个耳朵。正殿院又有东西厢房各五间,叫做东西配殿。是王爷下属官员协理、章京、梅林、佐领、笔帖式处理政务的地方,协理、章京、梅林、佐领、笔帖式都是官职的名称。一般由王爷的亲哥兄弟来担任,职位不能世袭但终身不变。蒙古族以西为大,西侧的官职和身份比东侧的高。导游解释说,西协理身份高,是蒙古族以西为尊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有关系。

来到王府最后一进院,寝宫院,眼前顿时一亮,好壮观的二层楼赫立眼前,面阔七间的后罩楼,是王府最后一层建筑,高大而气派,是王爷和福晋生活寝居的地方。150多年前,王爷的生活环境是不是够优越!建成了二层小楼,既是生活起居的需要,也是依了风水学中,后边的建筑高大雄阔,可以聚气敛神集瑞纳祥的说法。顾名思义,所以给寝宫楼取名为后罩楼,也叫屏罩楼,这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后罩楼一楼分三个区,中间是厅堂两侧是内室,成语登堂入室大概就是从这种格局的居室来的,中间条案上摆放着4个瓶子,案前设一八仙桌,寓意生活平平静静、四平八稳,这种瓶子用来插鸡毛掸子和拂尘,所以又叫掸瓶。两侧精美的隔断,是安徽徽州的一种木雕工艺。王爷在北京任职,接触各地官员,把自己喜欢的装饰风格融入到蒙古族王府,所以院内摆设和建筑不拘于单一的蒙古族色调,京式、苏式、广式、藏式、徽式等多种风格兼收并蓄。

东西两侧寝宫是王爷和福晋居住的地方,屋里摆设富丽堂皇,和以前在其他地方看过的寝宫大同小异。而西寝宫正在绣花的刘福晋的贞洁刚烈,倒是可歌可泣。导游介绍说,第十四任王爷苏珠克图巴图尔是奈曼旗袭爵年龄最小的王爷,他聪明能干,21岁就做了昭乌达盟盟长。可惜的是37岁在从北京返回奈曼途中暴病身亡。他的侧福晋刘氏听到噩耗,服下大量的鸦片殉情自杀。王府院内有一块贞洁碑,上边写到:“刘太君,京人也,晓三从,明四德……夫为国死,妻为夫亡,九京可作,节义成双,福晋之德,水远沙长……地方申老,以恐日久年深,此事深没于民间,故勒于石,以垂不朽云”。这块碑是为刘福晋殉情而立,贞洁碑到底应该算是对刘福晋保守贞洁的奖赏,还是她花一样的年纪便香消玉殒的挽歌?

出了五进院,路过后花园,导游带我们来到西跨院二进院的卫队院。曾经这里是卫队居住地,现在尽展览馆之职。

来到这里,有一个人你是一定要知道的,那就是奈曼旗已故著名的蒙古族艺术家宝石柱老师。宝石柱老师的140多幅民族特质的作品先后被《民族日报》和《内蒙古画报》刊登,他一生留下了不可尽数的不朽之作。1982年年近七旬的宝石柱老人在王府的恢复建设中,雕梁画柱,贡献极大。现在卫队院西配殿展出的是宝石柱老师手稿“佛堂八宝”,这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还有可以用于建筑、蒙古服饰等的花边图案,样样撩人眼球。东配殿展出的,是宝石柱老师的泥塑群像——泥塑收租院。分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和夺权八个部分,塑造了108个人物形象,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观者无不赞叹不已。这套泥塑作品到现在整整50年了,那可是全国三套此类作品其中的一套,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套呦!

正殿是“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里有吕明仁、罗云彪、梁东明、周荣久等解放战争期间牺牲在奈曼的几位烈士事迹介绍,还有一块牌子上记录了牺牲在奈曼的456位烈士的名字。而成千上万叫不上名字的先烈,则活在了亿万人民心中。

东跨院是蒙古族十大科学家之一的草原药王占布拉道尔吉蒙医蒙药学馆,王爷弟弟五爷生活的地方,王爷家的马厩和馆驿。西跨院的佛堂和展示蒙古族文字发展史的塔塔统阿蒙古文字馆内容更是值得细细参观探究。

听说不如眼见。您最好是自己去王府参观,或许会有独到的发现。

文/崔桂兰

  责任编辑:沃婉晴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