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0 来源:通辽日报
我曾经数次前往扎鲁特旗特金罕山观光、旅游、爬山、拍照,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特金罕山超过千米的山峰有十余座。保护区内峰峦迭荡、巍峨壮观,主峰吞特尔山1444.2米,为通辽市第一高峰。我曾经顶着大风,踏着积雪,在最寒冷的一月登顶吞特尔峰。
罕山全称为特金罕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通辽市扎鲁特旗西北部,距科尔沁500公里景观大道最北端的霍林郭勒市仅40公里。左连科尔沁沙地,右接锡林郭勒草原,南北长约48公里,东西宽约37公里,总面积91333公顷。特金罕山位于大兴安岭主脉南段、科尔沁沙地西北缘,大兴安岭山地褶皱向南延伸,山体高度逐渐下降,坡度逐渐变缓,由中山到低山,再到丘陵,是典型的山地向平原、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它是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水系分水岭;是嫩江和西辽河水源涵养地;是流经科尔沁草原唯一河流——霍林河发源地。保护区内森林密集,山脉连绵,很好地涵养了水源,泉眼众多,泉水翻涌。德勒斯泰湖澄碧清澈;嘎布尔“神泉”更富有传奇的色彩。
《霜染金秋》摄影 白俊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通辽市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次生林,是通辽市的生态屏障,在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是扎鲁特草原乃至整个科尔沁草原至关重要“天然肺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是集典型夏绿阔叶林、草原草甸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这些,决定了它的重要保护价值。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形成了罕山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内山清水秀,林深泉清,河水川流不息,树木种类繁多,层次分明,栖息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可以说,这里是短途旅游休闲的首选,是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自然的风光,确是通辽地区值得一游的地方。
《海日罕秋色》摄影 白俊
相传成吉思汗早年率蒙古骑兵征伐,曾经有过兵败的经历。当他们退到罕山,人困马乏之际,发现了汩汩涌出的嘎布尔“神泉”。全军将士痛饮泉水后,精神大振,士气高昂,重返战场,反败为胜。最后,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令蒙古人迅速崛起壮大。此后决胜千里,一路南征北战,横扫整个亚欧大陆,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从此“神泉”也随着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闻名于天下。
一山一风景,一花一世界。这次,我们把周末登山休闲的地点选在距离霍林郭勒市约30公里的罕山北部的294山峰,这里山势连绵起伏,一山连一山,山体坡度不大,登山难度适中,体力消耗也不大,适合登山休闲。
《日出罕山》摄影 白俊
9月9日的早晨,虽然不是农历,仍会联想到重阳佳节,想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赏秋登高。这天天气也给力,看来真是个适合登高赏秋的日子。早晨醒来,第一个想起今天也是伟人毛泽东逝世41周年纪念日。打开手机,点开微信,看到各群里多是怀念伟人毛泽东的小视频、段子以及群友聊天中的相关记录。带着我们这代人独有的情愫,于感慨中匆匆打车前往集合地,十几个人乘坐私家车,沿着304国道,不到半小时就来到我们要登顶的罕山脚下。这里是罕山山脉,山脚下盛开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蓝色的鸽子花尤其醒目,我们直奔花丛,不停地拍照。
稍做休息,我们于四周山峰选择一处,有一棵小树亭亭玉立在山头,向着目标开始登山,山势虽然平缓,但山脚下开始一段还是比较陡峭,缺少经验的一开始就快速的攀爬起来,此刻身体还没有适应,没有调整好呼吸,一会就气喘吁吁,口干舌燥了。当我们爬上这一段路程,由于同行的伙伴中有心脏不好的,爬到这里,已经有了不舒服的感觉,在同伴的陪同下慢慢下山,回到山下休息。其他队友则互相呼唤着、鼓励着,继续向着那棵小树行走。
站在高处回看四周,群山起伏,植被已在这秋色中染上了红、浅红、淡红、黄、橘黄……这颜色是渐变的,越到深秋,越红得可爱。五颜六色夹杂在大片大片的绿中,更显妖娆。我们在慢慢行走间不停地拍照,想把一个个美景凝固,定格在记忆中。半山腰,一片片白桦林,还有柞树、枫树、灌木丛以及叫不上名字的珍奇树种,在登山者的眼中,都是绝妙的风景,都是拍照理想的背景。登上山顶,来个合影,来个以群山为背景的广角俯拍,一张张美妙的旅游风光照就存入相机,也存入心中。下山的时候,我们特意在那棵小树下留影。
我以为,这满目秋色若是少了女子和彩色鲜艳的服饰、薄若蝉翼而艳丽的丝巾,则缺少了生机与灵动,一定是美中不足。这样看来,这丝巾真是女子拍照最佳的配饰和道具。好在,我们都拥有。这样一群户外登山人,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的眼睛。我知道,只要心中有爱,所到之处,平常的景色中也能发现美。我更知道,在充满大爱的人看来,所到之处,皆是风光旖旎的游览胜地。
“美丽扎鲁特,神奇特金罕”,赞的就是特金罕山的美丽与神奇。当我们身临其境登顶罕山,才真正体会到了特金罕山的壮美。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美,美的让人心动、美的让人神往、美的让人心醉。特金罕山,我真想化作那一棵小树,日夜陪伴着你、守护着你;我愿化作一株小草,时刻依偎着你、仰慕着你;我更愿与你融为一体,化作你硕大肌肤中的一粒沙,一块石。
文/ 李明华
责任编辑:沃婉晴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