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可汗山的传说

2017-09-05 来源:通辽日报

未标题-2.jpg

这里有一座山 一座神奇的山

起伏的山峦好似游龙翻卷

有两位英雄屹立山巅

日夜守护着草原

可汗山

牧人心中神圣的山

成吉思汗曾在这里休养生息

起死回生的故事至今流传

这里有一座山 一座神奇的山

山的脚下流淌着一股清泉

有一支马队转败为胜

传说都与泉水有关

可汗山

草原人心中神圣的山

成吉思汗曾在这里安营扎寨

黄金家族的故事至今流传

这是著名词作家乔悟义老师最新创作的一首描写可汗山歌曲。那么,可汗山具体位置在哪呢?歌曲中所唱的转败为胜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可汗山位于霍林郭勒市西北14公里处,蒙古语称浑迪罕乌拉,意思是山谷处最高的山。海拔1199.3米,是鸟瞰霍林河草原最理想的瞭望塔。可汗山是地壳运动时被挤压抬升而形成的,全长不足2000米,其西侧石壁上有大片雷击的痕迹,除山势高险吸引雷电的原因之外,表明该石头群可能蕴藏了丰富的有色金属。从东北方向看,石壁是一座莲花宝座,宝座脚下七眼清泉汇成哈布其勒湖。湖水清澈甘冽,冬季也不封冻。从东南眺望,可汗山似神女仰卧,眉目清秀,安详自然,栩栩如生,亦称神女峰。

话说当年,成吉思汗的军队与札木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蒙古勇士在温都尔罕地区狭路相逢,成吉思汗的部队寡不敌众,最后被打散了,他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南撤,三天后来到可汗山下。当时正值酷暑闷热的夏季,将士们又饥又渴,成吉思汗决定在此安营扎寨,稍作修整,再做打算。安营扎寨后,成吉思汗派兵四处寻找水源。可是,派出去的士兵都失望地回来了。成吉思汗坐立不安,他走到大帐前向四处观望。忽然,他看到山脚下有道彩虹时隐时现,走近处一看,只见一条隽永的细流从岩石缝隙中汩汩涌出。只是,这水流太小了,仿佛用勺子舀几下就会枯竭似的,根本不够这么多人马饮用!成吉思汗十分生气,他用马鞭子狠狠地抽向泉眼,大声吼道:“天若灭我,泉水断流,天不灭我,共饮三军!”说来奇怪,话音未落,那堵塞泉眼的石头竟然一分为二,紧接着,一股浩大清澈的泉水喷薄而出,眨眼之时就流成了一条小溪。成吉思汗的部队经过几天的修整,完全恢复了元气。后来,他带领着这只部队,原路杀回,经过几次血战,终于统一了漠北草原的蒙古族各部。

成吉思汗走后,泉水继续涌出,就汇成了哈布其勒湖。而驻扎过可汗军队的山,就被称为可汗山了。

也许有人会问,可汗山原来不叫观音山吗?是的,在可汗驻扎部队之前,它确实叫观音山。关于观音山名字的由来,也有一段感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叫乌兰的女人,丈夫去世后,她带着一个孩子艰难度日。有一天,孩子突然高烧,乌兰用尽办法也不能给孩子退热,就抱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她跋山涉水走到现在可汗山的位置时候,看见山巅白云缭绕,山腰玉带横陈,其中有几块巨石,咋一看,似一条游龙盘踞在山顶,仔细端详,更似一尊仰卧的观音。那眉毛、眼皮和嘴巴,真是惟妙惟肖,跟庙里的观音一模一样。乌兰心里想,这是遇见了真佛啊!我的孩子有救啦!她放下孩子纳头就拜,可一转身的功夫,她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不见了。她疯了一样在周围找,可是,草丛、树窠都找遍了,就是不见踪影。绝望 中,她想放弃生命,这时,突然传来孩子的哭声。乌兰侧耳细听,发现这声音是从山下传来的,乌兰连滚带爬下到山底,看见孩子滚落在哈布其勒湖边的一堆草丛里。孩子身上除了胳膊上有树枝轻微的刮痕,并无大碍。他好像饿了,一边哭,一边掬湖里的水喝。乌兰上前一下把儿子抱在怀里,发现,儿子身上的烧退了!乌兰面朝大山的重新跪下,无比虔诚地磕了三个头。她无限感激地说:“是观世音菩萨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的命!”乌兰和孩子得救的故事传开后,人们就把这座山叫作观音山了。

文图/卢国强

  责任编辑:沃婉晴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