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科技特派团”以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2022-07-26 来源:通辽日报

“喂,于书记,最近雨水多,咱示范田没有出现内涝现象吧?”库伦旗科技特派团团长王振国时刻关心着水泉乡稻田村示范田长势,听到自己亲手指导种植的示范田玉米没涝没旱、长势良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王振国是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有着近20年科研经历的他,同时担任着库伦旗科技特派团团长。作为团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忙碌的脚印踏遍了库伦旗丘陵沟壑、沙漠平原,送优良品种、送设施设备、送配套技术、送惠农政策,面对面讲清楚,手把手做给看,把服务送到点,把技术落到田。

年初以来,科技特派团先后为库伦旗免费提供各类种子4000斤、渗水地膜2500斤、铺膜播种机2台,指导建设玉米高粱谷子渗水地膜节水高效旱作种植、籽粒直收玉米高效种植、青贮新品种筛选种植等示范田1200余亩。

据了解,库伦旗科技特派团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等院校20名教授专家组成,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服务,解决问题、指导生产,助力库伦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库伦旗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盼水、盼雨、盼科技特派团,每次他们一来就能为我们解决困难,如同一场及时雨啊!”水泉乡稻田村党支部书记于洪军为科技特派团竖起大拇指。

同为科技特派团成员的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专家李岩最牵挂的是库伦旗6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从平整耕地、筛选种子、播种灌溉到发芽生长,李岩全程跟踪指导。前一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无法到实地指导,但丝毫未影响李岩开展工作的步伐,他时刻与实施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苏木乡镇、嘎查村领导线上沟通交流。

七月里的一天,李岩趁着早晨天气凉快,七八点钟就来到老虎洞嘎查农户木仓家,实地了解旱作玉米长势。

“要想让‘粮田’真正变‘良田’,根据玉米生长规律及时供给玉米不同时期所需的水肥很关键,利用浅埋滴灌技术可以通过对水肥一体化精确控制,使玉米对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更有效。”李岩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要领。

“农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听了李岩专家的指导,心里有底了。”库伦镇老虎洞嘎查村民白春虎高兴地说。


  责任编辑:吴丽艳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