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3 来源:通辽日报
民族团结一家亲,和睦友爱见真情。在扎鲁特旗巴雅尔图胡硕镇图布信嘎查,有这样一个蒙汉结合的幸福家庭,蒙古族婆婆、丈夫与汉族媳妇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书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6年前,儿媳高月刚嫁过来的时候,听不懂蒙古语,婆婆杭喜玛也听不懂汉话,婆媳俩的沟通全靠别人来翻译。自从嫁到这个家庭,高月与婆婆、哥哥嫂嫂之间没有一丝隔阂。婚后这些年,高月已会说一些简单的蒙古语,夫妻二人用实际行动将一家人的心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让两个不同民族的感情汇聚在民族团结大爱的长河里,静静地流淌。
高月工作在鲁北镇,每个周末她都会回到嘎查看望婆婆,帮老人洗衣服、洗脚,如同对待亲生母亲一般。当有人问起儿媳高月时,杭喜玛指着身上穿的蒙古袍说:“这件蒙古袍就是她给我做的。儿媳非常孝顺,最近我膝盖不太舒服,她就隔三差五来看我,或给我打电话问情况,嘱咐我不要太劳累,孩子这么孝顺,日子当然过得幸福。”
杭喜玛对高月也特别好,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老人年纪大了,虽然好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是她总能清楚地记得哪一天是周五,因为儿子洪格尔巴特尔和儿媳高月每到那天都会按时回家。每次他们回来时,老人总是把屋子烧得特别暖和,把儿子儿媳爱吃的东西拿出来。
虽然婆媳之间在语言交流上存在一定困难,但久而久之,她们之间就有了一种默契。在不断的交流中,高月越发感到那种亲切感远胜过于语言,现在他们通过对方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就能了解彼此的心意。
心在哪里安放,就会在哪里收获希望。高月夫妻俩并没有因为生活习俗不同而产生烦恼,而是彼此相亲相爱,把中华民族孝顺老人、与爱人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高月选择把心放在家庭上,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在这里驻足、扎根和守望。现在,高月和婆婆你一言我一语,日常简单的交流已经不成问题,彼此之间心也更近了。
“知道我颈椎不好,刚刚婆婆还说要把别人给她的木制枕头送给我呢。”说起和婆婆之间日常的温馨,高月也是怡然自得。
爱是不分民族的,民族团结也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落实在脚下的行动。洪格尔巴特尔经营着一家生态家庭牧场,有了高月这样的“贤内助”,他一直专心做自己的事业,生意越来越好。洪格尔巴特说,由于自己工作忙,家里的事情大多是高月在照料,特别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夫妇俩是不同民族,但是他们用心相互包容,用爱共同维系着家庭,他由衷地感激妻子的付出。
洪格尔巴特尔夫妻二人和母亲一起围坐在桌前,三个人有说有笑、和谐有爱的画面,着实令人羡慕。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一个缩影,他们共同携手,用心、用爱传承着各族人民永远一家亲的传统,用真情和行动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艳。
包玲玲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