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方舱里的一抹“党旗红”

2022-05-12 来源:通辽日报

凌晨4点,吉林市疫情防控应急第四方舱医院一楼病区里,大部分人都在熟睡。李琪峰穿好鞋子,轻手轻脚地走到厕所,拿起工具,熟练地清洗着便器里的污垢……

“明天我也跟你们一起干活,看着你们这么付出,我要不干点啥都不好意思了。”见李琪峰又早起打扫厕所,同住一楼病区的患者老张也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琪峰和老张一样,也是患者,但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吉林市疫情防控应急第四方舱医院患者临时党支部书记。

3月16日,我市援吉医疗队接管刚建好的吉林市疫情防控应急第四方舱医院一层并进行整理,次日接收患者100余人。

为了更高效地开展工作,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王树碧主持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成立患者临时党支部,并向内蒙古援吉医疗总队及方舱医院临时党委提出请示。获得批准后,吉林市疫情防控应急第四方舱医院患者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并召开党员大会,推选李琪峰任支部书记。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病友主动亮明身份,不仅自己积极乐观面对病情,还把乐观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部分党员和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协助医护人员分发物资、清理厕所、拖地消杀、取餐送餐、组织做健身操、配合医疗队核酸采样……不管有啥大事小情,党员和志愿者都冲在前头。

虽是临时党支部,“三会一课”、支部材料、组织生活等各项制度规范丝毫不差。支部每天坚持总结当日工作、安排次日工作;每天晚上在党员群和一楼患者群发布《光荣榜》,表扬表现突出的党员和志愿者,鼓舞士气,感召其他患者。

为了进一步凝心聚力,我市援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与患者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党性信念”活动。当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铿锵誓言响彻方舱时,一股暖流在病区的患者们心中涌动。

第二天,李琪峰拿着大喇叭向病友们宣传如何改善环境、配合医护治疗时,有病友站起来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我爱你祖国!”随后,方舱里响起欢呼声和掌声……

那一刻,入党22年的李琪峰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关键时刻,党员就要主动站出来,引领和带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起来向好的方向努力,战胜一切困难!”

随着患者不断康复出院,临时党支部党员也在变化着。支部委员会提前做好人员调整、工作分配等接续工作的预案,保证临时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就这样,不断有党员和志愿者站出来,主动加入临时党支部和志愿者队伍为大家服务。加入临时党支部的党员说:“在这样特殊的时刻、特殊的地点,能为大家做点事,很开心。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大家感受到温暖,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回家。”出院的患者说:“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有幸遇到通辽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有幸遇到这些内心阳光的志愿者,让我在方舱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在支援吉林第四方舱医院近40天时间里,我们走到哪个病区,就把患者党支部拓展到那里,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在党支部和党员的引领下,患者们积极配合、主动协助我们开展工作,这也是我们能顺利圆满完成援吉任务的强大支撑力。”我市援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郑凯医生感触很深。

“组建患者临时党支部时,有这样一位老人,双鬓苍白,身材瘦小,虽然已是69岁高龄,但老人仍找到我,坚定地说,‘孩子,我是党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也行,我也要上。’”我市援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陈泽医生感慨道,“这是一名老党员践行入党誓言的决心,这是在艰险时党员的挺身而出!”

这位老人姓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陈泽留意着老人的血压、血糖变化,告诉他要注意身体、量力而行,按时按量吃药。每次党员志愿服务时,他都会看到吴老忙碌的身影。老人临出院时对我市援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说:“孩子们,都不知道你们的样子,但等吉林疫情结束了,一定回来做客!”

春暖花开,患者康复出院,医护人员完成任务返回通辽,临时党支部随之解散。

“党支部虽然解散了,但大家的心还都拴在一起……”李琪峰说,这段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眼里有光芒,行动有方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因为有成百上千个党支部凝聚力量,因为有千千万万共产党员舍己为人,因为有亿万人民团结一心,感动,从来没有缺席……

记者 贾雪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