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低碳节俭迎新春 绿色环保过大年

2022-01-17 来源:

记者 李肖峰

随着2022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通辽的节日市场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各大商场超市将酒类、饮品、糖果、礼盒等年货也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不少市民也开始提前筹备起了年货。随着全国许多城市发出倡议书,号召民众节俭文明过春节倡议的发出,节俭、实惠型的商品成为商场和超市的主打,市民置办年货也更趋于理性,大众消费也成了不少市民购买年货的“标准”,节俭过年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备年货 从节俭出发

眼下,距离春节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市民们早已开始忙碌着准备置办年货以迎接农历春节的到来。走进各大商场超市,随处可见充满节日喜庆氛围的中国结、大红灯笼等节日用品。除此之外,各大超市也纷纷布置出来了“年货一条街”,备足了各种年货便于市民购买。稍微留心市民会发现,实惠中低档的年货商品格外受市民的青睐。

1月12日下午,记者走进大润发超市看到,位于一楼的大卖场摆满了酒水饮料等年货。记者看到所有的酒水零售价格均为百元以内的商品,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在二楼卖场,记者看到,年货大街张灯结彩,布置得颇具节日气氛,各种包装得非常鲜艳漂亮的贺年糖果、礼饼盒等应时商品堆满了过道。在卖场入口最显眼的位置摆满了打折促销的商品,包括礼盒茶叶、牛肉干、糖果、饼干等。记者看到所有的商品均在十几元到300元之间。在“年货一条街”,白酒红酒等均打出促销价格:干红葡萄酒“买一赠一”,白酒、饮料等盒装礼品价格也都是在200元以内。

1月13日上午,记者在维多利超市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年货已经摆在超市的过道,形成了一条十几二十米长的“年货大街”,各种年货琳琅满目。记者走访了解到,从腊月开始,大部分的超市都摆出了年货专区,并且推出各种年货促销活动,各大超市都随处可见货架都已经换上了统一的新年促销标语。

记者发现,近年来,随着节俭之风盛行,年货包装简约为主,很难看到过度包装、华而不实的高档礼盒踪影,一些贵价茶叶、高档酒在超市商场也不像往年,在显眼位置很难看到。

“我儿子和儿媳平时工作都很忙,每年年货采购的任务都落在我和老伴身上。往年我们老担心餐桌上不够丰盛,总是抱着‘宁可多买也别缺’的心态。可是,现在都提倡节俭过年,我觉得传统的老观念也该改改喽!”市民李凤革老人说。

“不是有句老话吗,叫做‘宁省一年不省一天’,所以,即便平时再节俭,买年货的时候也得大方。如果遇到超市搞促销,更是会多买一些回去,结果买回了一大堆平时很少吃或者根本不吃的食品,春节过后一个月都没处消化。所以,我们的国家现在正着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上到下都提倡节约,这个号召好啊!”杨海荣老人感慨地说,今年采购年货前,他总结了去年春节前后的消费情况,把需要买的、用得着的,一一列在了清单上,按需采购。

与年货大街的热闹相比,名烟名酒专柜却显得冷清了许多。记者走访了通辽几家高端礼品行,在明仁大街一家名烟名酒专卖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示柜上各类包装精美的高端礼品,15年、30年的茅台酒,钻石芙蓉王香烟、冬虫夏草等等,尽管各种名酒价格虽比从前优惠很多,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来咨询或购买的顾客寥寥无几。记者发现,走平价路线的年货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不少商家也不再追求奢华包装,纷纷推出了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套装来吸引顾客。

“这几年的团购销量一年不如一年,早些年每逢快过年的时候,买烟、酒、高档礼盒等节日礼品的顾客挺多,各单位团购年货的也比较多,这几年明显下滑,今年销量更不好。”一位超市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据了解,自从“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中央倡导节俭之风,不少单位不再采购实物、购物卡作为福利发放,很多超市纷纷调整销售策略。记者留意到,今年超市“年货大街”上的商品多以“低价、亲民”形象出现,正吻合了商家对市场的预期,减少礼盒包装,压低价格,主打零售牌。

购年礼 量力而行

随着春节的到来,往年购物卡都会迎来销售旺季。然而,今年记者走访我市各大超市发现,一改往年热销态势,各大商超购物卡销售遇冷。如今大部分顾客用刷手机结账,用购物卡消费的顾客明显减少。购物卡销售也冷清了许多,以单位名义购卡的情况大大减少。

1月18日,记者在某大型超市服务台前,看到前来购买购物卡的顾客寥寥无几。工作人员介绍:“买300元和500元的人多一些,大多数是个人一张两张地购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以往购卡的多是公司或个人,主要是发放员工福利,1000元以下的购物卡较受欢迎。如今,不少人买购物卡是为了送给亲朋好友。

采访中,一位正在购买购物卡的中年人说,他每年都会收到一些购物卡,今年到现在就收到朋友送他的一张500元的购物卡。“朋友送的,纯粹哥们儿感情,工作上建立关系的客户到现在没有送的。”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内的几家大型超市发现,过去一到春节前商场客服中心前来办卡的人较多,而今年春节前,各大商场的购物卡办理中心显得冷冷清清,购买者多为个人。

“过节了,我们想给亲戚长辈一些钱,给现金他们肯定不会要,于是想到买购物卡送给他们。”王女士和爱人在购物卡办理中心买了两张卡,打算送给双方的父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王女士这样的市民已逐渐成为购买购物卡的主流。

一位工作人员说:“往年春节前不少企事业单位会购买购物卡,用于送礼和给员工发福利。今年受中央各项规定的影响,购物卡销售量锐减。”

针对购物卡销售遇冷的情况,记者在朋友群里采访,大家全都持肯定态度。“中央坚决反对‘四风’,现在社会风气越来越好,老百姓更舒心啦!”家住希望百花新城小区的退休干部张善玉感慨地说。

少浪费 节俭更时尚

每逢岁末年初,企事业单位里你来我往的企业形象宣传的年历几乎成了“新年一道风景”。今年,印制企业年历的单位明显减少。

“去年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送给我的台历,我还没开封呢。”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刘佳表示,很多台历、贺卡也就是打开看看是哪个单位或者是谁寄过来的,看完之后就随手扔在抽屉里。个别人甚至直接扔进垃圾桶。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公款购买、印制、发放、赠送贺卡和年历等物品的现象,在我市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几乎“绝迹”。 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禁卡令”,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1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团结路批发市场,在一家销售年历的商铺前,尽管2022年的各种新颖的贺卡、挂历、台历都琳琅满目地摆在显眼位置,却鲜有顾客前来光顾,店家正在玩手机。

店主告诉记者:“以前年底挂历、台历,都很好卖。现在好不容易来个顾客,也只是个人买一两本,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也卖不到十几本。销量跟前几年没法相比!”当记者问起今年贺卡年历的销售情况时,店主们很无奈地说:“今年年历一直卖得不好,贺卡干脆就没进货。”一家店主称:“今年特意新增了春联、福字、彩灯等销售项目,如果光靠卖贺卡和年历肯定不行。”有的商家则直接放弃了年历、贺卡经营,转而做起了对联生意。

除了批发市场年历遇冷,邮局的贺卡团购也很冷清。记者在邮政站前营业网点看到,摆在柜台里的贺卡少人问津。“今年购买贺卡多以个人为主,单位批量购买的几乎没有。”邮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邮政系统都会接到不少单位预订年历、贺卡的订单,而本系统也会制作年历、贺卡送给相关单位,但今年却没有单位预订。

科尔沁区某印刷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没有接到一份单位定制贺卡和年历的订单,不过他们并不主要靠年历贺卡来增收。“贺卡、台历、挂历的印刷具有季节性,只是业务的一小部分,这里的利润其实没多少。印刷厂的主要业务种类还是印制书刊、包装。”该负责人说。

公款赠送叫停,免费午餐难觅,对新年台历“情有独钟”的市民们纷纷到文化礼品商店或者网上购买。“往年商场、信用社、移动营业厅等地方赠送的台历挂历家里都挂不上,多出来的我还会送给亲友,今年一本都没有。”

年夜饭 家常更有味

年夜饭,在家还是去饭店?“老人希望在家里吃年夜饭。”王东告诉记者,“年夜饭嘛,就是图个热闹,在自己家里更温馨些。老人在家吃年夜饭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

“在家做着吃多舒坦,做多少吃多少,经济实惠。”王东说,其实,团圆亲情才是“年夜饭”的主题,勤俭节约并不等于降低了生活品位,节俭过年,同样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快乐。“年夜饭要年味,要节俭不要浪费”理应成为百姓过年的新时尚。无论是在酒店,还是在家吃年夜饭,要坚守勤俭节约的美德,能省则省,能俭则俭。一家人坐下来,烧上几道小菜,喝两杯小酒,跟亲朋好友说说一年来的工作、生活,畅想新年新打算,轻松愉快,这种温馨的过年氛围是在饭店享受不到的。

现在过年,不求面子、不求奢侈,一家人坐在一起舒舒服服地吃个饭,已经成为一种过年的新风尚。王东表示,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接受,从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新春佳节的团圆、亲情和愉悦。

“平时生活好,年夜饭不需要吃得太高级,朴素健康才是真。”春节来临,市民何先生已经预订好除夕年夜饭。记者发现,今年市民的酒店年夜饭变得更简单、朴素了。家常菜、绿色生态的食材纷纷成年夜饭的主角。“年夜饭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氛围,大鱼大肉过时了。”何先生说,大鱼大肉是过去困难时期的追求,如今人们更追求一种绿色健康的饮食模式,这也是市民移风易俗、文明节俭过年的一种体现。

记者手记

节俭过年更文明

李肖峰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逢年过节,送送小礼品,不但是一种礼节,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但有时“礼尚往来”却变了味儿。有的单位和个人以过年过节为借口,以单位走访、个人拜访探望为名,从一般的地方土特产到名烟名酒……往往利用过年过节的幌子,搞不正之风。

其实,这么多年来,对于利用公款消费、收受礼金礼品等问题,相关的党纪、政纪、法律、条例条规都有规定,而且每逢重要节日都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发出《通知》予以重申。但是,这种歪风习气一直以来没有完全被遏制,主要原因是一直没有“动真格的”。近年来,从上到下的反腐力度之大是有目共睹的。正如采访中不少群众赞叹:就得这样狠刹腐败风,看看谁还敢顶风干!

提倡节俭过节,让单位卸下公款消费的重担,也让众多商家回归理性。在我市也不难看出,节日里,众多商家一改以往的奢华和高调,让市场回归大众消费,变得更加亲民和低调。市民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样的变化是可喜可贺的。

提倡过年节俭,并不代表要小气吝啬或者淡化了年味儿,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杜绝一切浪费。少吃点大鱼大肉,既节俭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能打包的尽量不留在盘子里;礼尚往来少买点名烟名酒,少点豪华包装,千里送鹅毛重在一份情意;尽量少燃放一些烟花爆竹,省钱环保的同时,还能减少儿童受伤和财产意外损失的几率。过个不浪费的新年,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态度,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苏伦高娃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