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建设美丽通辽 我们是行动者

2021-06-09 来源:通辽日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周围的环境做些什么呢?“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访科尔沁区部分小区,让居民们说说生活中的环保“小妙招”。

W020210607625466297514.jpg

世界环境日,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主题宣传。

标题图.jpg

2020年,从8月到10月,铁路街道居民收集了1904瓶烟头,改善了周围的生活环境。

把破旧的牛仔裤做鞋垫、缝制成样式特别的购物兜,用八宝粥盒做烟灰缸,把牛奶箱做成垃圾箱……金地2008小区的李秀英将废旧物品稍加改造,便又成了独具个性的生活用品,是个名副其实的动手达人。

6月1日中午,记者来到李秀英阿姨家时,她正在门前的小花园里侍弄小白菜。她家窗户外边放着的三个大盆接满了雨水。李秀英告诉记者,这些雨水用处多多,浇花、浇菜、清洁……李秀英已经坚持接雨水30个年头,从平房搬到楼房,她的这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这也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既环保又省钱。”

“啥低碳不低碳的,咱不知道,咱就知道节约过日子,没必要浪费的就别浪费。一天少扔一碗饭,一年就能省下一袋大米。”家住曙光小区的孟宪素老人一番话语很朴实。

尽管儿女们都有私家车,但是孟阿姨外出总是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车。另外,孟阿姨买菜的时候,总会随手带上购物袋。偶尔没带时,她也会把塑料购物袋积攒起来。楼下卖菜的摊主都认识孟阿姨,因为这个老人经常将积攒的塑料袋送到摊上。“接着用,都没坏。”尽管用不上几个钱,但是,老人的做法让摊主很欣赏。

“做饭时,煮饭的指示灯一灭,饭熟后要立即拔下插头。否则,电饭煲会断断续续地自动通电,不仅费电也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另外,在电饭锅上面盖一条毛巾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电脑暂时不用选择待机方式,要是离开电脑时间长,尽量关机。看着微不足道,一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浪费呀!”天福家园小区低保户李海燕和母亲蒋玉香争相讲述着她们的“低碳经”。

蒋玉香生活比较困难。2009年,街道和民政部门为她办理了低保,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改观。为此,蒋玉香一直心存感激,并想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社会。

“屈指一算,我们来到天福家园生活已经8年了。原来我们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后来孩子上大学后工作了,老伴过世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让女儿搬过来跟我住,从各方面说都节约啦!”蒋玉香高兴地说,虽然女儿打工收入不高,但也足够花的,吃饭穿衣置办生活用品就是了。没想到的是,我们这种小市民生活,正好符合现在国家提倡的“低碳生活”。

蒋玉香每次外出买东西,总是自己带一个帆布包,从来不用塑料购物袋。家里的垃圾她也分类存放,能够回收的就卖给废品收购站。洗衣机一般不用,而是用手洗衣服。洗衣水也是分类存放:脏的用于冲厕所,干净一点的用来拖地板,拖地板的水再用来冲厕所。对于洗澡、洗脚的水她也舍不得白白放掉,而是收集起来用于冲厕所。洗菜做饭她也是精打细算,洗菜的水收集起来再利用;做饭时火尽量开小一些,避免浪费。

家住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同鑫西小区3号楼的王双吉大爷的“低碳妙招”更有说服力。王大爷的账本里,一个18瓦的节能灯与60瓦的白炽灯亮度相当,18瓦的节能灯每小时耗电0.018度,而60瓦的白炽灯每小时耗电0.06度,每天以使用5小时计算,每月节约6.3度电。“平时做饭,在锅里沸腾时,可以关掉电源充分利用余热,七、八分钟再打开电源。饭熟后,按键跳起立即拔掉电源,余热可将锅内的米饭保持一定的温度。”说着自己的“妙招”,王大爷的神情颇为得意。

对于家里的电视机,王大爷介绍说,应该经常用吸尘器清洁箱内积落的灰尘,因为灰尘多了,也增加耗电,还有电视机音量越大,耗电越高,亮度越高,耗电也大。看完电视后,随手拔掉电源,因为用遥控器关机,仍处于待机状态,每10小时要消耗半度电呢。

王大爷回忆中,最早因为他会算计,邻居都说他“抠门”。“我退休每月开4000多元,怎么花怎么有理。可是,有钱不能乱花,该节约的还是节约。现在国家都号召低碳了,你还能说我‘抠门’吗?”老人高兴地说,现在,就连邻居家冰箱摆放位置也是他“规划”的。冰箱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与墙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散热。缩短开冰箱门的时间,平时注意除霜,储存食物不要超过80%,不然会增加压缩机工作时间,也会增加耗电。

在铁中北社区居住的张阿姨从去年开始养成了一个新习惯,走到哪里,老人都会随身带着一个矿泉水瓶,看见烟头便俯身拾起。

去年,铁路街道以维护创城成果为出发点,开展了“你文明·我有礼——创城同参与·志愿我先行”捡拾烟头兑换礼品活动。退休后喜欢遛弯的张阿姨参与其中,与其他社区的1222位居民一起,收集了1904瓶烟头。“烟头你别看它小,但害处却大,影响环境卫生不说,没熄灭的烟头还有可能引发火灾,随手捡起来,不说消灭多少安全隐患吧,单单周围环境变好了,咱们生活在其中也舒心不是?”

“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是的,一只塑料袋3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3毛钱的50倍。”

“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一不担心油价涨,二不担心体重涨。”

……

市民刘春艳说,环保生活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不了解不知道,通辽市民的环保生活小妙招儿还真是不少。其实,环保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力所能及,是习以为常,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生活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人人都能成为环保达人。

记者 李肖峰

  责任编辑:谢雨廷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