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 来源:通辽日报
今年,我市将坚持新型城镇化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协同发力,统筹产城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形成横向联动、中心带动、多点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服务、产业支撑、城市建设管理和文化教育引领能力。完善城市路网,尽快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建设快速路,畅通内外环路和出入口。实施胜利北路、红光大街等道路新建工程以及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老城区雨水防涝排放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完成科尔沁大街、滨河大街等重点街路翻修改造,加快图书馆科技馆市政配套附属工程、西辽河河道治理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市改造老旧小区181个,棚户区改造1086套。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域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从严控制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品质。提高应对强降雨、暴雪等极端天气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环卫保洁、园林绿化、道路养护、小区物业等专业化管理水平。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谋划增开通辽至赤峰高峰时段列车,推动实现公交化运营。大力发展高铁经济,立足高铁沿线发展基础、交通条件和综合承载能力,依托优势产业和优质资源,构建形成“一带两圈、多业融合”的高铁经济带。规划新城区高铁站,加快建设老城区高铁站南广场、高铁站快速路互通工程,推动形成全方位、成系统、多功能的高铁经济圈。
推进智能城市建设。编制《通辽市智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构建“一核两翼”智能城市体系。打造“城市数据湖”和“城市大脑”,建成一批主题库、专业库、基础库,推进数据跨部门开放共享与融合应用,引进工业云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医疗、政府管理、民生服务赋能。
记者 管炜
责任编辑:孙枫
校对:塔娜
审核:阿古达木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