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来源:通辽日报
张再智,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通辽市排水管理处工作。他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是单位里出了名的“老黄牛”;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百姓眼中的“活雷锋”。
从军十四年,张再智在部队培养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转业到地方参加工作后,他坚持工作在排水、排污、疏通管道抢险救急的第一线。通辽市排水管理处管道疏通维护队承担着污水雨水排放工作,污水雨水管道全长约420公里,检查井12000多座,污水管网主街路一年清洗一次,居民区管网一年清洗二至三次,雨水管网一年清掏一次,再加上7座污水泵站、5座雨水泵站,年清捞污泥杂物4000余公斤。如此繁重的清排工作,每天都与污水、粪便、垃圾打交道,污水管道内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常熏得张再智睁不开眼睛;高压水车在反复作业中喷溅出的污水粪便常使得他满身脏臭;污雨水检查井维修维护,需要破开坚硬路面,这项工作在很多时候需要人工用铁锨和大锤完成,下班后的张再智常常连吃饭的筷子都拿不住;居民小区污水井堵塞,张再智常常跳进恶臭扑鼻的井中,用双手清掏杂物、石块、堵塞物……
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再智
有人说:你当队长的何必自己带头苦干?他却说:“当队长就得带头干,队长不是官,就是干活的头。”
不仅是抢险时冲在第一线,张再智在部队积累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也被他应用在学习工作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6月的一天,张再智带着4名同事到民航路泵站进行维护作业,刚到泵站就发现当班的女泵工不知什么原因倒在地下电机室,闻到空气中的异味,视线也很模糊,张再智第一反应:中毒了!他马上和同事冲进地下电机室抢救女泵工,30平方米的地下电机室大部分空间被3台水泵占据,加上台阶狭窄,行动受阻,给救人增加了难度。这时,两名年轻的同事突然晕倒在地。张再智大喊道:“地下室有毒气!快撤出去!”地面上的人们慌作一团,他又喊道:“赶快拿风力灭火机!”他艰难地爬回地面,端起风力灭火机加足马力向地下电机室送风,虽然毒气被吹得散开了,但地下室的能见度还是不够,晕倒的同事在地上一动不动,心急如焚的张再智将灭火机交给其他人继续送风,他拎起窗台上的花盆猛地向窗玻璃砸去,一下、两下,手划破了,鲜血顺着手臂往下淌,大家在他的提醒下纷纷砸着窗玻璃,他又拎起灭火机冲向地下室,向晕倒的同事面部吹风……两个人的手指动了、胳膊动了,张再智将两个同事背出地下室,送到医院抢救后脱离了危险。这次抢险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风力灭火机正是张再智根据他在森警部队工作时的经验建议单位购买的,而他自己却因为在营救过程中活动量大,吸入毒气过多,出现了中毒反应。本该进行高压氧仓吸氧治疗的他坚持不能耽误工作,医生只好让他把各种药物带回家,并在每天晚上输液治疗,亲友们埋怨他不要命了,他开着玩笑说:“我40多岁的人了,老婆孩子都有了,脑细胞死点儿无所谓。”
风风雨雨的二十二年里,张再智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休息日,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到单位,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无论是大雨滂沱,还是漫天飞雪,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冰天雪地,从没有阻挡过他的工作热情。
同事们说:交给张再智的任务,从来就没有完成不了的。如今已50多岁的张再智,仍然坚持每天与一帮年轻人工作在排污一线。张再智说,这就是他的工作,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到最好。
记者 斯琴塔娜 张琪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