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来源:通辽日报
8月21日上午,我们以实习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了通辽日报社。
首先,我们在编辑老师的介绍下了解了中国通辽网的概况。网站上不仅有财经、军事新闻,还有通辽的娱乐、美食、旅游胜地等新闻资讯。原来,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被装进其中了!
那么如何写出一则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呢?这是我们此行一个最重要的目的。经验丰富的郭晓玲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怎样写好一则新闻。第一步,为新闻注入灵魂——选择一件新鲜的事情;第二步,运用写新闻的基本要素,在新闻五个结构的要求下,进行一系列加工修改,一则令人“垂涎欲滴”的新闻便降临人间了。对此,我还编写了一个小口诀“选材新鲜是关键,撰写新闻五要素。不忘结构与方法,新闻敏感变成句”。在随后的五分钟内写一则消息的活动中,我第一次尝试写的消息就得到了郭老师的认可,真的很开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忽然发现新闻写作与以往所涉及到的文体不同,它干脆、利落,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既拓宽了我的眼界,又在锤炼语言方面给了我一个新的启示。
后来,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采访大记者”的机会。从同学们的采访以及老师的点评中,也让我学习到了采访时需注意的内容。课程中,郭老师还为我们放映了一段有关“新闻的诞生”的视频——新闻的诞生需要记者的实地采访,编辑的认真编稿以及反复审核校正,最后交由印刷部来进行印刷,紧锣密鼓的一系列工作后,一份份还存留着墨香的报纸送入了千门万户。这其中,每个工作部所付出的辛苦不言而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在我们都进入梦乡时,印刷人员才开始一天的工作。为了印刷出一份合格的报纸,他们需要经过反复尝试再进行报纸的印刷。但是当他们谈及这份工作时,言语间都透露着从事这份工作的自豪和幸福。我不禁默默感叹:这,就是匠人精神吧!
最后一节课程,吴桢老师向我们传授了摄影的技巧,并以她的拍摄成果进行讲解。在欣赏之余,我不仅赞叹老师高超的摄影技术,更是佩服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摄影的意义在于记录生活,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将每一次的拍摄变得有意义,有它的存在价值。这需要我们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给自己的生活确定一个新的意义!
郭老师在上课之初就告诉我们小记者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非分明、知识丰富、高度敏感、吃苦耐劳、广交朋友和勤奋写作。我会以此为契机,朝着更好的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行,不负青春与朝阳,与诗书相伴,热爱生活,时刻以科尔沁书虫和小记者的身份要求自己。用心观世界,用爱看远方!
文/李可心 (通辽二中北校区八年11班)
责任编辑:吴丽艳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