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来源:乌拉盖管理区
手把肉是蒙古族最喜欢的传统食物之一
不仅是餐桌上的硬菜
招待贵客的必备肉食
同时也展示着草原文化及民俗习惯
关于手把肉的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与草原生态息息相关,牧区的食物来源大多来自于畜牧业,他们餐桌上主要的食物为奶食品和肉食品,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今天说的手把肉就是蒙古族著名的传统美食。
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均可烹制手把肉,现在说的手把肉一般是说“手把羊肉”。传统烹制手把羊肉,一般将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后原汁煮熟,大块的骨肉保留了肉质最鲜的味道,但是吃的时候还需要一手把着肉一手切割,手把肉的名称因此而来。
因为制作手把肉的方法简单、食材单一,因此对唯一的食材——羊肉,有着较高的要求,肉的品质好手把肉才更香。
锡林郭勒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游牧文化与民族风俗,其中“乌珠穆沁羊”喜欢运动,肌肉发达,体大尾肥,特别适合做手把肉。当地牧民烹制手把肉也非常地道,无论是火候的掌握,还是材料的选取,都恰到好处,因此炖出的手把肉入口肉嫩而鲜。
蒙古族早餐爱喝奶茶配炒米和奶食品,在午、晚餐时来上一盘手把肉,有时候朋友来做客,早餐的餐桌上同样会上手把肉这道硬菜,一个是想让贵客在早上就吃上好吃的特色美食,一个是彰显主人对远方来客的重视,以表热情。
蒙古人吃手把肉能将骨上的肉剔的非常干净,吃完只剩一块白色的骨头,一点筋头巴脑都没有,这样的吃肉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吃完手把肉剩余的汤汁也不浪费,抓一把挂面或是擀一份手擀面煮进汤汁里,一碗肉汤鲜面就出锅了。煮面时根据喜好可以放入一些手工黄油或是酸奶,醇厚鲜香的汤汁配上麦芽香气的面条,集聚了这么多精华怎么能不好吃?
因此喜爱吃手把肉的蒙古族很是“费”面,导致蒙古族每次买挂面时一次都买很多,转移牧场时,几辆牛车中可能有一辆专门装面条。
传统手把肉与现代手把肉之争
传统
草原牧区牧民们的手把肉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记载:“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传统的手把肉做法即是将现宰杀的羊肉按骨节拆分成大块后,用白水、旺火煮到水沸即可,煮的时候不放调料,在吃的时候蘸芝麻和盐,因为是现杀、现煮、现吃,火候到位,所以非常鲜嫩,原汁原味,肉的香味尽在其中,无与伦比。
现代
现在做手把肉既保留了传统做法的优势,又有更丰富的吃法。 第一种 是在蘸料上下功夫,蘸料内除了盐和芝麻,根据个人爱好还会添加一些酱油、韭菜花、蒜醋汁、蒜蓉辣酱等调料,肉与调料之间总能平衡出你爱的那个味道; 第二种 是将煮好的手把肉二次加工,将大块拆解为小块,与盐、醋、花椒、八角、辣椒、姜丝、葱段等再次烹饪,肉的鲜嫩不变,味道更加浓郁; 第三种 与上述不同,直接在煮肉的时候下功夫,在汤中加入适量的辣椒、花椒、八角、香叶、海鲜酱油等调料,肉既鲜嫩又入味。
责任编辑:张静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