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通博“玉如意”,愿考生落笔皆顺意!

2020-07-07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博物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请查收来自通辽市博物馆的祝福。

微信图片_20200707093948.jpg

玉如意  (清代)

通辽市科左中旗巴彦塔拉征集 

通辽市博物馆藏

您看到的这件玉如意,制作精美,通长43.5厘米,宽10.2厘米,厚0.9厘米,柄宽5厘米,高6.8厘米。此件器物由整块和田玉雕刻而成,弥足珍贵。

如意,单从字面上讲,就是如人之意。如意,本是古人用来挠背的工具,寓意“遇如意”,表达人们希望称心如意、如愿以偿的美好愿望。

如意寓意吉祥,在重要节日里,王宫大臣和各地的官员们都要向皇帝进献如意。每逢新皇即位、皇帝大婚和帝后生日的时候,如意更是不可缺少的礼物,祝贺大吉大利。

玉如意的发明及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如意就已成为帝王将相手中的喜爱之物了。古人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坚润比喻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双重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

微信图片_20200707094522.jpg

沧海桑田,

物换星移,

试想是谁在历史长河里如此匠心独具,

打造了这件集工之精、艺之美于一身的精美瑰宝。

如今,

我们细细端详,

“触摸"它历史的温度,

品鉴它依然曼妙的身姿,

感受它浓厚的文化魅力,

领略它走过的时代芳华。

文案:杨光艳

  责任编辑:张静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