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千亩红干椒绘就丰收实景

2025-11-14 来源:通辽日报

走在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的田野上,成片的红干椒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燃烧的火炬,在阳光下闪耀着炽热的光芒。这抹红色,不仅装点了田野,更点亮了椒农们心中丰收的希望,奏响了乡村振兴“椒”响曲。

微信截图_20251114092037.png

在西巴彦塔拉村村民王树国家的600亩辣椒田里,数十名工人穿梭其间,他们手脚麻利,指尖翻飞间,饱满的红干椒便被整齐地剪下、装袋。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家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气候给力,红干椒亩产量稳定在700多斤,回收价能达到4块多一斤,算下来每亩纯利润有1000多元。”王树国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捧着鲜红的辣椒,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600多亩辣椒地,按照这样的收益计算,能为他带来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微信截图_20251114092106.png

然而,这喜人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王树国回忆道:“去年,我们先试种了40多亩,看着效益不错,今年才敢扩大规模。”正是去年试种的成功,让他看到了红干椒种植的潜力,也让他有了“大胆”扩种的底气。他的这次勇敢尝试,不仅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更为周边村民蹚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新路。

红干椒的丰收,带来的不仅是种植户收入的增长,更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在辣椒田里务工的董瑞青,一边麻利地剪着辣椒,一边开心地算起了收入账:“剪1袋子辣椒能挣40元,手脚快的一天能剪7袋,收入近300元,既不耽误照顾家里又能挣钱,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

据了解,王树国的辣椒地从栽种到采收,主要依靠人工。仅移栽辣椒苗期间,每天的务工人员就在90人次以上。许多像董瑞青这样的村民,以前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门口的辣椒田里就能实现就业,真正做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在巴彦塔拉苏木,像王树国这样的辣椒种植户还有不少。电报局村村民孙义就是其中之一,他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林下种植模式种植了320亩辣椒,如今还引入了机器收割模式,每到丰收时节,他家的辣椒地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机器轰鸣声与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别样的丰收图景。

从最初试种40亩,到如今规模化种植1000亩;从单一的辣椒种植,到“种植+育苗”协同发展;从种植户个人增收,到带动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巴彦塔拉苏木的红干椒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仅让土地产出了更高的价值,更成功串联起一条“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乡村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如今,红干椒已成为巴彦塔拉苏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椒”响曲正越奏越响,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王呼斯冷 周万东

  责任编辑:王良玉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