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通辽市多措并举 积极推进双拥共建工作

2020-05-26 来源:通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近年来,通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积极主动把双拥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切实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持续推动形成全民拥军优属、驻军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共有驻军单位25个,其中团以上单位12个;优抚对象8361人,光荣院3所,军休所1个,军供站1个。1999年撤盟设市后,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16年以来,召开8次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军转干部安置及涉军有关工作。市旗两级均建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军地领导参加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设有双拥工作联络员。实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管理制度,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赋分权重,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市双拥办设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具有单独编制和人员。坚持每年组织召开议军会议、定期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和军民共建座谈会,推动双拥各项政策和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聚焦《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制定了全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市旗两级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培训会,部署创建任务,军地合力开展创建工作。制定出台《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规定》《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保障优抚对象享受地方政府优抚待遇。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常走访驻地部队,及时帮助解决执勤训练、正规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市9个(含市本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468个退役军人服务站(苏木乡镇街道134个,嘎查村社区334个),均已配备工作人员,足额落实专项办公经费,有力保障双拥工作顺利开展。

(二)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双拥宣传。始终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作为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提高军民国防意识的基础和重点内容,持续推动国防和双拥意识深入人心。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公民道德体系,充分利用公民道德教育月、法制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国防教育日等契机,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宣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国防教育融合共促。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开设“国防之窗”、“退伍军人风采”等多个专栏,在《中国双拥》《中国退役军人》等各级媒体刊播稿件300余篇(幅)。主城区命名双拥街(路),在全区首次命名通辽红军小学,市旗乡村主要街路、繁华地段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运用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实时发布双拥动态资讯,推进国防教育进部队、进机关、进厂矿、进社区、进农村牧区、进校园。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完成科尔沁区、科左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烈士纪念碑、墓室及广场修缮工作,每年9月30日定期举办英烈祭扫活动,宣传英烈事迹,宣讲英雄故事。坚持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慰问联谊活动,连年举办“双拥杯”篮球赛、乒乓球赛、双拥文艺晚会、征文演讲、英模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等文体活动。积极选树正面典型,表彰双拥工作先进集体75个、先进个人53名,模范退役军人29名、工作模范单位20个,“最美兵妈妈”“模范军嫂”35名。在“全区模范退役军人、全区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及个人”评选活动中,1个单位、9名个人受到自治区表彰。我市已故部队离休干部、北疆楷模任明德被自治区评为“最美退役军人”。2019年7月,齐向明同志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三)促进军地融合,推动双拥共建。坚持聚焦服务部队练兵备战开展双拥创建,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7亿余元,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智力拥军和社会化拥军活动,最大力度支持配合驻市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国防施工、营房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任务。如霍林郭勒市在加强驻市部队保障供给的同时,每年为全体官兵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奈曼旗累计拨付经费2000余万元购置抢险救援器材,改善驻军执勤训练设施。驻市各部队在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同时,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积极参加地方较大工程、公益事业和抢险救援活动。通辽军分区广泛开展脱贫攻坚、助学兴教活动,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助力地方建设发展。科尔沁区人武部组织民兵组建30多支治安联防分队和100多个执勤巡逻小组,担负起护林防火、护树护路等任务;通辽武警在“春运”执勤、“两会”安保等特殊时期和重要活动中冲锋在前、全天候武装巡逻,有力保障社会安全稳定;驻各旗县市区军警部队勇于担当急难险重任务,及时处理和解决道路积雪、灭火、防洪抗旱、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等突发情况。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4208名非公职退役军人积极参加防控疫情战斗,各旗县退役军人事务机构组建9支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通辽军分区对我市援鄂医疗队中3名应急营民兵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广大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65万余元。部队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多年来未发生军民纠纷情况。

(四)做好优抚安置,解除后顾之忧。始终把做好优抚安置工作、解决好官兵“三后”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力做到让现役官兵在部队工作放心,让转业和复员军人在安置就业上顺心,让优抚对象在生活上安心。一是维护好军人和优抚对象利益。制定完善优抚政策,设置优抚专款,及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落实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6年以来累计拨付抚恤资金2.13亿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1.93亿元,为现役军人家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悬挂光荣牌6.75万块,每逢节庆,市几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驻市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老战士、老英模”进行走访慰问。二是妥善安置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2016年以来,全市共接收军转干部140人,其中计划安置军转干部75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65人。12名团职干部均落实了相应的职级待遇;63名营职以下干部中,59名安置在行政岗位,3名安置在参公岗位,1名安置在事业岗位。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363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4320人。发放地方经济补助金1.8亿元,对全市企业退休和公益性岗位军转干部234人落实工资、社保等各项待遇,为企业军转干部发放各类待遇1500余万元。认真落实《通辽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将29名随军随调家属对口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安置率100%;专门制定军人子女入学不受学区限制的规定、高中降低10分录取等一系列优待政策,坚持就近、就高、就快原则,妥善解决126名部队官兵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为240名随军未就业家属安置工作或采用货币安置的方式发放生活补贴100余万元。三是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依托市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对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免费培训;对自主创业的,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最高15万元额度的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组织开展就业招聘会9次,67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1703人签订意向协议。安置290名退役人员到专项公益岗位工作,实现了再就业。全面落实现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全市各旅游景点、停车场军人军车全部免费、为部队办理用地转让、产权、项目审批等手续开通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全社会营造拥军优属良好氛围。通辽市军供站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唯一的军供站,自觉肩负5条铁路干线过往部队的应急保障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接待过往部队90批次、17832人次,为部队官兵提供热情、周到、细致、优质的服务,受到过往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我市双拥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离不开驻通部队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离不开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我们也深知,与上级的要求、部队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从事双拥工作人员从事此项工作时间短、经验欠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锻炼提升能力本领;二是地区之间双拥工作开展还不够均衡,个别地方共建内容不够丰富多彩,双拥宣传氛围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是社会组织拥军力度有待加强,双拥工作领域和内容还需要向纵深发展。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丰富双拥工作内容。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严格执行中央、自治区双拥政策法规,大力传承发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结合时代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着力提升双拥工作创新本领。用足政策、用足智慧、用足感情,充分发动各界力量,大力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合力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二是持续开展双拥宣传工作。聚焦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目标,不断深化双拥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公交站牌、固定宣传栏、街路标语等设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双拥宣传,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注重挖掘典型,推出一批有时代特点、有创新特色、有引导意义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标杆,展现新时代双拥工作风采。

三是继续巩固双拥创建成果。充分发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优势,与军地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联系,强化“双向支持”,落实“双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军民共建和跨军地问题协调解决机制,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引导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工作,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为部队官兵、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通辽市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刘杨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