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来源:通辽日报
“我要谢谢你,因为有你,爱常在心底;谢谢你,感谢有你,把幸福传递;送给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为了感谢来看望她的阿姨们,8岁的李嘉欣甜甜地唱起了《听我说谢谢你》。
李嘉欣家住开鲁县辽河农场九分场,父母均在鄂尔多斯市打工,她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开学前,分场妇联主席带着志愿者来到李家,给嘉欣带来了图书和零食,并陪她一起阅读。暑假期间,她们还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多次深入到包括李嘉欣在内的留守儿童家里,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服务,让孩子们留守有关爱、成长不孤单。
今年,开鲁县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独特优势和妇女“半边天”作用,将“辣妹子”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创新开展关爱三留守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月敲门”志愿服务项目,即留守儿童每月一家访、留守妇女每月一谈心、留守老人每月一看望。
“辣妹子”巾帼志愿者陈敬红喂老人生日蛋糕
志愿者为“五保”老人擦玻璃、搞卫生
志愿者宗文俊入户指导
志愿者帮留守妇女曹玉红侍弄菜园
辽河农场三分场曹玉红是留守妇女,她因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多次接受手术,弯腰、提物等活动受限,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针对曹玉红的情况,“辣妹子”巾帼志愿者主动上门服务:栽秧苗、侍弄菜园、打扫卫生,只要发现曹玉红有需要,志愿者便化作“及时雨”。
除了给予留守妇女生产生活方面的关爱,还有每年至少两期的种植养殖技术、手工技能等培训,为妇女自主就业创业培养一技之长。这不,辽河农场七分场正举办“红干椒育肥牛种养技术培训班”呢。“怀孕9个月时,精料要增加到4斤,为的是给母牛生产储备足够的能量;生产完之后,精料就要增加到6斤了……”宗文俊在前面讲得认真,姐妹们在台下听得专注,不时有人举手提问。课后,大家还围着她问这问那。
宗文俊是辽河农场七分场妇联主席、“辣妹子”巾帼志愿者,家里种有60多亩辣椒、养着90多头牛。她不仅是种植养殖大户,还多次参加过妇联和农广校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是全场姐妹心中的致富带头人、技术主心骨。行动不便的、不能及时到课的,她还“送服务”上门,有疑难急症的,她撂下手上的活就急忙赶去。她说:“能为大家服务,就觉得自己有价值、没白活。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富,我愿意把我学的东西教给她们,让她们都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过上更好的日子。”
麦新镇农场村袁吉泉72岁生日这天,家里来了几位身着粉马夹的人,进屋就送礼物、搞卫生,她们是“辣妹子”巾帼志愿者。悠夫家鸽合作社负责人陈敬红给老人买了一身新衣裤、一双新鞋,还有一个大生日蛋糕;本村的志愿者们给老人换床单、擦玻璃……
像袁吉泉老人一样享受此优待的,全镇84位“五保”老人全都有。2005年开始,陈敬红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老人们买礼物、送祝福,在春节和老人生日时,从头到脚给老人置办新“行头”,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她说,不为别的,看到老人们开心快乐,自己也感到快乐。而本村志愿者对留守、“五保”老人的关心和帮助,一直都在:每月为老人进行一次居家大扫除,理发、洗衣、代购生活用品、表演节目;平时进行电话问候,随时掌握留守老人心理状况、健康状况、存在的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老人虽独守,但是不孤独。
据开鲁县妇联主席王艳华介绍,“月敲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从摸底建档开始,对三留守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对三留守人员的需求进行调查,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对志愿者的管理采取积分制,作为年终考核奖惩的依据,以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者们从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迫切需要出发,在就业辅导、生活照料、心灵慰藉、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健康保健、法律维权等方面,为三留守人员提供帮助。目前已服务目标人群1172人,投入志愿者1325人,开展各类帮扶活动1366场,服务总时长2064小时。
特约通讯员 胡建华 通讯员 李会娟 于萍 魏淑香
责任编辑:谢雨廷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