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image


通达观察 | 让尊老敬老成为时代新风尚

重阳节——这个承载着浓厚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对于子女而言,重阳是一次感恩的总结......【全文

登高望远 情满重阳

秋风轻拂,金菊绽放,又是一年重阳时。在这个被金色阳光温柔拥抱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跨越时间的长河,让我们一起品味诗词里的重阳......【全文

库伦优化“养老+”模式 托起幸福“夕阳红”

近年来,库伦旗聚焦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搭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基本服务与普惠性服务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格局......【全文




Placeholder image


滨河社区开展重阳节爱心义剪活动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助老”传统美德,让辖区老人们感受到重阳佳节的浓厚氛围,10月11日,科尔沁街道滨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民族团结一家亲 爱心义剪暖人心”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来自通辽市烦恼丝职业学校的理发师们带着专业的理发工具,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前来理发的老人,认真倾听他们的发型需求,一边按照老人意愿精心修剪头发,一边与他们聊着家常。【全文


保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重阳节暨敬老月慰问文明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保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到前浩坦额仁嘎查举办重阳节暨敬老月慰问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文艺表演,带去节日问候,并为老年人讲解权益保障相关知识,营造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此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生活乐趣,进一步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全文




Placeholder image


高艳华:亲情坚守 诠释“孝道”真谛

高艳华是奈曼旗青龙山镇四一村村民。她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她早早地扛起了照顾父母的责任。婚后她与公婆和丈夫的聋哑哥哥生活在一起,双方老人她都要照料。【全文

诺恩达古拉:孝老爱亲温暖全家 和谐互助传承美德

诺恩达古拉,蒙古族,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镇北萨拉嘎查牧民。2020年入选“内蒙古好人”榜。她的家庭曾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文

桂花:视如己出养育两个孩子

桂花是通辽市库伦旗库伦镇宝古台嘎查村民。2007年桂花的大姑姐不幸车祸离世,留下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而此时的桂花家里已有两个孩子,家境并不富裕......【全文

刘立辉:带着婆婆改嫁

刘立辉是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红星村村民。她的公公和丈夫相继因病离世,上有高龄婆婆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下有三岁婴孩,还来不及悲伤,刘立辉就担起了全家的重任......【全文

韩雪梅:不是骨肉至亲却给漂泊老人儿女的亲情

韩雪梅是开鲁县麦新镇北胜村村民。2013年韩雪梅的二伯父因车祸行动不便,她便主动与丈夫商量,共同照顾这个漂泊半生......【全文

赵沫涵:坚守家庭 不抛弃不放弃

她是邻居眼里大孝女,三年多来,为照顾植物人的父亲,她曾一度放弃考研,她日夜守护着父亲,洗衣做饭,擦洗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生命得以延续。【全文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重阳节的四大习俗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全文

Placeholder image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全文

Placeholder image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全文

Placeholder image

重阳节的历史沿革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全文



   

中国通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通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