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辽网

体教融合育英才 绿茵逐梦绽芳华——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创新实践纪实

2025-09-12 来源:通达融媒

在内蒙古通辽市,一位女孩的足球故事正被传为佳话。2002年出生的王晶晶,从校园运动会上的百米赛道起步,到成为上海海港同济女足队员,再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攻读体育学硕士,她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深化体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的生动注脚。  

图片12.png

校园沃土孕育足球梦想

王晶晶的足球之路始于通辽七中的一次校园运动会。班主任王福军发现了她的运动天赋,随后,郝振世、王启超两位教练的悉心指导,以及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青训营的针对性培养,为她打开了专业足球的大门。训练中,足球运动中心始终强调“学训并重”,在提升竞技水平的同时保障学业发展,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让王晶晶在201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通辽五中,并加入校队接受刘喆教练的战术指导。在这里,她遇见了榜样马玉琳学姐,以及学校完善的训练设施和与足球运动中心的深度合作,助力她实现了从校园球员到职业运动员的蜕变。

图片7.png

体教融合构建成长立交桥

王晶晶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以“体教融合”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市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直通机制:与全国12所“双一流”高校签订足球特长生输送协议,近三年累计向高等学府输送63名优秀球员,打通“校园—高校—职业”的成长通道。  

职业教练驻校:在全市27所中小学推行“周周有职业教练进课堂”计划,将专业训练融入日常教学,让更多“王晶晶”在校园内获得职业级指导。

学训双优模式:通过定制化课程、弹性学制等举措,确保学生球员竞技与文化课并进,培养如王晶晶般“踢球能夺冠、学业可拔尖”的复合型人才。

图片14.png

深耕合作赋能未来之星

2020年,王晶晶考入同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加入上海海港同济女足队,师从吴兵、卢蒙等名帅。本科毕业后,她选择攻读硕士学位,并担任体育学院团支部书记,展现全面素养。回顾成长历程,她多次提及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的支持:“是教练的指导、学校的资源和家人的鼓励,让我既能追逐足球梦,也能攀登学术峰。”

图片15.png

从个案到全景:通辽模式的启示

王晶晶的故事是足球运动中心体教融合成果的缩影,更是通辽市青少年足球发展的范本。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通过“下沉资源、上联高校、中强合作”实现了三大突破。资源整合:打破体育与教育系统壁垒,形成“中心指导+学校落地+高校承接”的协同机制;路径创新:以足球特长赋能学生升学与职业发展,让体育成为教育的“增值项”;文化浸润:通过校园足球普及赛事和榜样宣传,营造“崇文尚体”的校园生态。如今,通辽市已有千余名青少年在体教融合模式下受益,他们中既有走向职业赛场的球员,也有进入名校深造的学子。这种“体育育人、教育铸魂”的实践,不仅为通辽足球青训提供了新思路,更诠释了“体育即教育”的深刻内涵。

图片17.png

从科尔沁草原到黄浦江畔,从校园绿茵到学术殿堂,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以体教融合之笔,书写着无数个“王晶晶”的成长传奇。在这里,足球不仅是竞技,更是教育的桥梁;梦想不止于赛场,更通向人生的无限可能。未来,这座“体教融合创新之城”将继续以足球为媒,为自治区体育与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通辽智慧。

稿件来源: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

  责任编辑:王良玉



新闻热线:0475-8218711 8218681

广告招商:0475-8218963 8218681

投稿邮箱:zgtlw_0475@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

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最本土的新闻热点,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互动留言,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

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