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来源:通辽四中
当全民健身战略嵌入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深层脉络,当校园体育突破“活动属性”成为创新的载体,2025年8月26日,通辽四中教育集团第二届“融耀”杯教职工运动会在北校区体育场启幕。这不仅是一场活力迸发的体育嘉年华,更是教育集团破解“校区壁垒”、构建“价值共同体”的微创新实践,为新时代集团化办学写下生动注脚。
双向奔赴:从物理聚合到价值共振
教育集团化办学进入“深水区”,行政指令下的“资源叠加”易实现,但“1+1>2”的生态效应难落地。通辽四中教育集团跳出传统路径,以体育为“柔性桥梁”,用“运动社交”破解“校区疏离”难题。经典竞技项目坚守体育精神,唤醒教职工的拼搏底色;创新趣味团体项目打破岗位、校区界限,让教师在“共担目标、共破难关”中完成心灵联结。当南北校区教师为同一支队伍呐喊时“集团人”的身份认同,已从“物理同属”迈向“情感同源”。
创意入场:共同体意识的仪式性锚定
入场式不是简单的“才艺展演”,而是集团“和而不同”教育生态的鲜活隐喻。南北校区各1分钟特色展示与5分钟联合展演,构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叙事逻辑:七年组以“耕耘者”形象演绎“起始年级的育人初心”,八年组以“攀登者”姿态诠释“承上启下的成长护航”,九年组以“领航者”身份呼应“中考攻坚的责任担当”,行政组则以“服务者”角色,展现“幕后支撑的坚实力量”。
当这些带着鲜明教育烙印的创意登场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教师的多才多艺,更是不同校区、不同岗位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共鸣,他们身上洋溢着育人者的热忱与奋进者的朝气,展现通辽四中教育集团教师“亦师亦友、能文能武”的卓越风采。
体育赋能:从赛场到课堂的育人示范
“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校训,在赛场上被赋予新的育人内涵。当教师们在跑道上为同伴冲刺助威,在趣味项目中为团队荣誉咬牙坚持时,他们正在演绎“最好的教育示范”。赛场上的“竞争不缺位、协作不越位”,对应着课堂上“因材施教、互助共进”的教学原则;面对输赢时的“坦然从容、互相鼓励”正是对学生“成长型思维”的生动引导。这种“不在讲台却胜似讲台”的沉浸式育人,比说教更具穿透力。教师用行动告诉学生:真正的优秀,是既能独自奔跑,也能携手同行;真正的成长,是在竞争中保持温度,在协作中彰显个性。
凝聚合力:构建可持续的融合链条
运动会的结束,恰是集团深度融合的开始。正如通辽四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宋兆起、校长于跃成、辛宇所解读:赛场上培养的“协作默契”,将转化为跨校区教研时“不设防的思维碰撞”,当南北校区教师曾为同一趣味项目“出谋划策”,未来共同打磨一堂优质课时,便少了隔阂、多了信任;赛场上建立的“情感联结”,将成为资源共享时“无壁垒的行动基础”。更重要的是,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将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面对中考压力时的“攻坚意志”、面对教学难题时的“突破勇气”,都能从这场盛会中找到精神源头。
教育的温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更藏在同事间击掌相庆的瞬间。8月26日的北校区体育场的每一寸跑道,都记录着“融耀”的脚步:每一次接力,是校区力量的传递;每一次协作,是教育智慧的共生;每一次欢呼,是“融耀”初心的绽放。这场盛会,不仅为通辽四中教育集团的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新时代集团化办学提供了启示。当体育成为“融”的纽带、“耀”的载体,教育集团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终将在“团结奋进”中走向新的高度。
通讯员 黄薇
责任编辑:向宇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tongli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