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通辽市现代化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四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专场)

7月10日,“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通辽市现代化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第四场发布会---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商务局、市区域经济合作局、市文旅广电局作发布,并答记者问。
向北开放桥头堡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通辽市商务局副局长 耿志宇同志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这项政治任务,坚持把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市本级和旗县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形成全市上下落实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一盘棋。召开4次专题会议,深入9个旗县市区通过实地督导、现场办公等方式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同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专项组工作推进机制(试行)》,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带动作用明显。肉牛产业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杂粮杂豆、开鲁县红干椒、霍林郭勒高端铝材三个自治区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为推动我市外贸高质量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通辽市为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宁至通辽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通辽段)项目已于2021年4月开始进场施工,集通长春高速铁路项目已列入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在争取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出台通辽市《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物流与产业深度整合,构建高效、便捷、顺畅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分通过联合评审,具备办理申请设立条件;推进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至大连通道,促进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推动通辽和赤峰的联动发展,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力支持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
二、探索对外贸易和投资多边合作。与俄罗斯中小企业联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功对接蒙古国通辽商会、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来通考察,我市作为第四届中蒙博览会期间全区唯一盟市分会场将承办内蒙古(通辽)第八届中医药(蒙医药)产业博览会。截至目前,成功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消博会、广交会、西博会。2家企业参加迪拜海湾食品展览会,其中开鲁椒之彩商贸有限公司在迪拜海湾食品展览会上成功签下500万元订单,首次打开了中东市场。组织蒙古王等5家企业参加蒙古国乌兰巴托2023年中国商品展,积极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中蒙两国互联互通,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组织企业参加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及饮料展览会并参加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经贸交流活动,拓展同东盟的贸易往来。6家企业即将参加蒙商丝路行日本、韩国经贸洽谈活动。
三、加强交流共谋省市区域合作发展。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第二届会议于6月29日在辽源市顺利召开,同期组织企业参加了在辽源举办的第二届名优产品展销会。展示了通辽玉米生物、铝镍硅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农牧业、工业、文旅三大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的产品580余种。
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打造玉米生物科技、绿色铝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今年计划实施玉米生物医药产业新建、续建重点项目16个,截至目前新升规企业4户,玉米生物科技规模企业总户数达到22户。计划实施铝基新材料产业链重点项目14个,联晟新能源材料80万吨电池箔、北方铝业20万吨高端铝板带箔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已实现塔筒、叶片和风电整机下线,年产3000台风电电机项目预计今年8月末投产。以华曙生物、通辽制药、库伦蒙药为代表,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康臣药业、华北制药等17家在产企业,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2022年实现产值24亿元;积极培育申报专精特新企业,上半年申报创新型企业19家,申报数量同比增长90%;专精特新企业4家,复核1家;小巨人企业4家,复核1家,同比增长100%。
五、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9次带队外出招商,促成5个项目签约,协议总投资906.3亿元;先后分两批聘请69名市级“招商顾问”,积极搭建我市国内知名企业的沟通桥梁。截至目前,已举办春季集中签约大会、首届零碳中国通辽绿色投资大会、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恳谈会等高规格招商引资签约推介活动15场次,参加自治区3场招商引资签约推介活动,并成功签约15个项目、920.5亿元。截止6月末,新签约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75个,总签约额1468.78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139个,签约额1425.12亿元;经自治区认定到位资金85.3亿元,同比增长12.4%,到位资金额度排在全区第5位。
六、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积极沟通对接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任长忠及其团队,向自治区推荐建立“荞麦院士专家工作站”。内蒙古民族大学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23年“感知中国—魅力通辽—感受中国蒙医药之都”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文化体验活动项目(全区唯一一所获批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在蒙古国攻读博士人数达49人,俄罗斯交流生达52人;市第五中学成功开展四期蒙古国短期语言留学生培训班、共培训558名蒙古国小留学生,与蒙古国3家中学签订三年期友好合作协议,通过文化体验、交流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强与俄蒙人文交流互动;组织文旅企业参加“百万人互游”活动,举办通辽文旅招商专场推介会12场,签约1.3亿元共建马球训练中心文旅项目;邀请百家旅行社齐聚通辽开展踩线考察活动,与多家文旅企业签订游客互送协议;组织开展228项对外交流文旅活动,增进区域联动合作,促进文旅消费。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我想请问发言人,通辽市在建设自治区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方面有哪些区位优势条件?
答: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通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区,是我国东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国家一级物流节点城市,是国家“一带一路”和内蒙古推进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节点。距离锦州港380公里、大连港680公里,是内蒙古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与沈阳、长春构成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历史上就是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通商之地,是蒙东和东北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地。通辽火车站是全国50个较大的枢纽编组站之一,全市铁路通车里程1148.2公里,境内贯通13条铁路,6条铁路在通辽火车站交汇,新通客专于2018年底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通辽市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率先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境内共有高速公路3条,国省干线14条,全市公路里程221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6.3公里;目前运营15条航线,通航17个城市,客流突破100万。优越的交通区位,为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大开放格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问:请您介绍一下通辽市落实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招商引资任务推进情况?
答:今年初,自治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以目标任务书形式下达我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15%增速、359亿元的任务指标。我市在自治区任务目标基础上,自加压力,把到位资金目标提高到增长30%以上,是自治区目标任务15%的两倍,截至上半年,预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96亿元,预计同比增长67.5%,两年以来,此项指标一直排在自治区前列。
问:请问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自去年“全员招商”工作实现新突破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改进招商方式,实施“专业招商、重点招商、全季招商”,明确市、旗两级党政“一把手” 主体责任,亲自统筹推进、亲自带头招商,树立以招商促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主要做法:一是超前谋划部署,开展“冬季攻势”,坚持按月超前调度,保证时序进度;二是坚持链式思维,完善“九大产业链条”、绘制“两图两库两表”,引导专业队伍精准招商;三是拓宽招商渠道,通过组织“鸿雁回通”、聘请“招商顾问”,对接行业协会、举办招商推介,提升招商质效,特别是我市今年春季集中签约大会,集中签约143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签约额突破1000亿元。
下一步,在保持精准招商、大干快上的基础上,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签约项目手续办理和开工建设上,通过提前调度、现场督查等方式,帮助各地分析存在问题,推进项目应开尽开、应统尽统。并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招商活动,扩大招商成果,用实实在在的招商成效,为我市圆满完成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任务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问:通辽市在落实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工作任务中推进文旅产业跨区域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一是推进中蒙俄交流合作。选派科左后旗文化馆的版画作品赴蒙古国展览,受到蒙古观众的喜爱,展出的书籍作品古文字构成图案得到蒙古国民族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各大学图书馆的收藏,为中蒙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推进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推进京蒙帮扶协作,先后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北京文旅局在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展会,宣传我市文旅产业品牌。赴兴安盟、延吉等地开展文旅产业调研,促进我市与其他地区的区域文旅合作。赴赤峰、承德参加当地文旅活动,推进蒙冀辽文旅联盟成员单位互相交流学习、沟通经验做法。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推进吉南辽北蒙东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赴辽源参加2023年吉南辽北蒙东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第二届会议,并组织文旅企业参展,市乌兰牧骑做现场路演。统筹推进蒙冀辽文旅联盟第二次会议,目前已拟定会议方案,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加强通辽文旅营销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耕本土市场,瞄准我市精准客源地,开展线上推广、线下体验等系列宣传营销活动,营销效果初见成效。组织文旅企业参加自治区赴粤港澳、长三角、武汉、济南、成都等地“百万人互游”活动,赴山东、辽宁等重点客源地组织开展通辽文旅招商专场推介会,科尔沁区、科左后旗等旗县赴长春、沈阳等地举办文旅招商推介会,截止目前,举办通辽文旅招商专场推介会12场,签约1.3亿元,建设马球训练中心文旅项目。26家文旅企业与当地文旅企业签订游客互送协议,科尔沁区人民政府与10家当地企业、高校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共同促进旅游市场和客源共享。开展百家旅行社通辽踩线考察活动,霍林郭勒市文旅局与12家文旅企业签订游客互送协议。截止6月末,全市接待国内游客669.45万人次,同比增长146.3%;实现旅游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163.48%。
中国通辽网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512016001 网站站备案:蒙ICP备 10200198号 蒙网警1523010233号
Copyright 2010-2018·All Rights Reserved- MyWebsite